第五十八章 这年头,光种好没用!(第2/3页)从此有座童话镇

晚,所以到了这个时候才爆浆可以煮着吃了。

    除了玉米这一块地种了一亩地的芝麻,半亩地山药,一亩地洋芋,剩下两亩地种的是花生。

    基本上种的都是为了自家吃的。

    因为玉米是种在上面,所以需要顺着地间的小路往上走。

    五亩地大概就是五千平的大小,横向占据了不到四十米,因此需要往上走大概一百二米左右的距离。

    走着走着,周咫听见身后气喘吁吁的周筠,回头看了看这位拿着自拍杆,举着沉重的摄像机自拍一边跟镜头说话的少女,笑道:“周筠,等到时候,过来一起收地啊!”

    “啊?”周筠愣了一下看看自己走过的距离,她发现如果是人手工来做这些工作,真的是一件非常巨大的工作量。刚才她还在对着镜头吹嘘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呢。现在发现这么大的地方需要她来施展之后,她发现天地有些太大了。

    “这,不能用机器么?”周筠问道。

    “很难用机器,这里种了好几样东西,地块又小,成熟的时间又不同,很难用机器收。”周振兴说道:“也没多少活,二妮儿你别被你哥的话吓到了,别看地大,你分成好几块看就没多大了,今天干一点,明天干一点,而这里的地又不会增加,就那么多活,迟早能干完。至于那些连片的大块地,他们就用机器收了,也不要担心。”

    “眼睛啊,总是会告诉我们眼前的困难多么巨大,可是咱们的手总会带领咱们战胜一个个困难,只要耐下心去做,活总会有干完的那一天。另外一说,要是咱地里的活怎么干都干不完的话,那岂不是好事。”周振兴说道。

    “活干不完还是好事?”周筠问道。

    “这也分什么事,你要是给人擦皮鞋,怎么擦都擦不干净,那当然不是好事。可是要是收地,收粮食,收不完的收,那岂不是发了。”周振兴解道。

    “存量无法更新跟有无限增量的区别。”周咫做了总结:“爷爷说的就是咱们有无限增量的话,那就厉害了。”

    在往前走一段就到了自家那一片糯玉米地,因为周围没有种玉米的,全是小豆芝麻之类的经济作物,所以倒不担心这玉米在地里串粉而影响品质。

    周咫站在玉米地前转头向白露山上看去,在往上走两百米地坡度就陡了起来,哪里就是限耕带,限耕带已经被灌木杂草占据,种植树苗还没有灌木长的高。这里就是退耕还林之后,人工种植的树。

    在网上就看到这个蜿蜒的小路漫漫进了郁郁葱葱的白露山里,然后被山林掩映间不见了小路的影子。

    “爷爷,那片顺着限耕种植的大豆是谁家的?这地得有十多亩吧,也太荒了。全是杂草,快看不见大豆苗了。”周咫指着山上那一片像是鱼目混珠一样混在一片长势良好的庄稼中间的一块地问道。那块地延伸过去就有一个土瓦房矮坨坨的趴在那里,还能看到房子外面晾晒的衣服。

    “那是李念衡家,那一片就是他的地,李念衡你应该知道,就是娶了个哑巴老婆生了个傻闺女的那个,你小时候身体不好,他还过来跟你爸说教你念经身体就会好起来,被你爸骂了。”周振兴回忆道。

    “不知道他怎么想的,他种地是一把好手,可是就是不愿意用化肥农药,那地挨着林子那么近,不用农药杀草,可不就是被杂草欺死了。不用化肥农药产量根本不行。”周振兴说道:“咱们自己家吃的,小打小闹的不打农药化肥还可以,他那大片地不打农药那产量……不好说啊,一亩地能有一百来斤不错了,要不守着那么大片地,家里过的穷搜的。”

    周咫笑道:“他也算是厉害了,这么种可是当前非常流行的有机农业啊。”

    “有机农业很受欢迎?人都要粮食增产,这粮食减产还有人喜欢?”周振兴奇怪的问道。

    “其实就是在大家都吃饱饭的基础上,给少数有钱讲究生活品质的人准备的一些食品,说噱头也有炒作的成分,可是有人就是觉得不用化肥农药的粮食好,愿意高价买。”周咫解释道。

    “不用农药我理解,可是不用化肥……那得多大地面种出东西供他们吃,这不是浪费地么。”周振兴不理解。

    如果这样的人有一万人,按照每人一年消耗四百斤粮食算,那就是四百万斤,不用化肥农药平均亩产,基本上也就一亩地产量,也就是说得有一万亩的地专门给他们种粮食。现在咱们国家耕地控制这么紧张哪里有那么大块地浪费。

    这其实就是两种人对账目的两种算法,周振兴用资源产出来计算,而那些有钱人却会用金融流动来计算,花费更多的钱,意味国家可以有更多的税收,用这些额外的钱从进口就可以补足差额。

    两人聊着天休息一会儿,周筠趁着空赶紧转圈拍摄了一些画面。然后开始掰玉米,三个人挑着好的掰了十二棒就下山了。

    而在那个矮坨坨的土房里,一个面容黝黑苍老的老人,透过窗户,安静的略带沉思的盯着掰玉米的三人看了又看。

    在三人下山之后,老人挑着两担粮食一包盐跟一条腊肉,顺着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