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 性格命运(第1/3页)第一讼

    第七百五十九章性格命运

    缪县令行事温婉,很少有这样雷厉风行的时候。

    突然间改了做派,倒让百姓们大吃一惊,也有不以为意的,才得意洋洋的吹完牛便被官差押进了大牢。

    这下没人再觉得缪县令好欺负了。

    大家转而议论起缪县令的转变,对庚帝二十年旧案反倒不以为然了。

    就算真的死了几千百姓,就算朝廷用来祭河神了。离他们也太远了些,多数百姓在此之前都不知道有个潼关。

    再说小秀才

    他已经回到家半月有余了,他最初回来的时候,吴家简直就是门庭若市。

    吴家的门槛险些被踩平了。大家都在说小秀才出息了,于今跟着贵人做事,这次是顺路回来探望母亲的。

    吴母心里发苦,却不能直言。

    只能陪笑应对。可是三天后,小秀才去了衙门重新接了仵作的差事后。大家便知道真相了。

    原来不是探亲,而是衣锦还乡!也称不上衣锦还乡吧。虽然小秀才看起来人倒是精神了些,可以前他是仵作,如今还是当仵作,也没什么变化啊。

    至于吴家,倒是找人修了旧房子。

    可依旧是茅草屋。

    吴母依旧是个吝啬鬼,连给客人沏的茶水都是最便宜的茶沫子。

    五文钱能买好大一包,便是乡下人家下地干活,沏的茶也比这个要好些。

    有些观望的人家,还曾生过把女儿嫁进吴家的冲动。好在还没有开口,这样的人家,不管谁嫁进去等着她的都只有苦日子。

    老实巴交没什么本事的男人。

    瞎了眼睛,小气吝啬却执意要掌家的吴母。

    总有人上门,吴母心疼茶叶。

    可突然间无人登门了,吴母又心生不满。

    她的不满无处发泄,最终只能全部泼向儿子吴文静。

    与往常一样,小秀才从衙门回来后沉默着进了自己的屋子。吴母跟了上去,她对儿子的思念已经化为不甘。本来儿子应该有大好的前程,可是他却没出息的选择回家当个小仵作。

    “你什么时候向缪县令开口请辞?”

    昨晚吴母千叮嘱万嘱咐,让小秀才辞了仵作的差事,重新上京去投奔萧樱。

    可是小秀才并没有点头,哪怕吴母念叨了一晚上,他也没有点头。谁知道他才进家门,母亲便旧事重提。

    回去?回哪去?辞了仵作的差事,他们母子靠什么吃饭?喝西北风吗?萧樱很大方,给了他一笔银子,可小秀才不想动用这笔银子,这是他仅有的了仅有的能证明他确实曾经有过那么一段跌宕的人生经历。

    “明明是娘写信让我回来的,我如今回来了,娘又赶我出门?”

    吴母自然不会承认她已经后悔了。“你一个大男人,便没根主心骨吗?我一个乡下妇人,懂什么大道理?我只是想儿子了,在信里念叨几句,谁知道你便不管不顾的回来了。你不知道对一个男人来说,前程大过天吗?我们吴家能不能光耀门楣全在你。”言下之意,竟全是指责之言。

    小秀才不想和母亲争辩。

    他本也不是善言辞的。可他不开口,吴母非但没有住口,反而变本加厉。

    “我可是皇后娘娘的救命恩人。我可听人说起过。救命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也不要什么泉水,只要她给你安排个好差事,保你平步青云。

    这对皇后娘娘来说只是件小事。

    她若连这个都搪塞,便是个知恩不报的我若是传扬出去”

    小秀才忍无可忍。

    “你若是说出去,等着我们吴家的便是灭门。我们吴家满门如今只有我们母子二人了,娘放心,便是死,儿子也一定会陪着你的。”

    “你你你个逆子。即没本事,又胆小怕事。大好的前程,你给毁了。你这个这个不孝子。”

    小秀才头痛欲裂,他没想到自己的母亲竟然这般不讲道理。

    明明一切都是她的意思,他只是按着她的意思行事。怎么事到如今把过错全推到他身上。

    “皇后娘娘没有对不起我们。娘当年虽然救下她,可也只用了一件破棉衣。娘娘给我们吴家的银子,够买千百件新棉衣了。后来她虽然住进吴家,可吃的都是些什么?穿的又是什么?娘不会不知道吧。她那时候虽然失忆,可是真正的身份是一国郡主。堂堂郡主殿下,替我们母子去河边洗衣。

    这还不叫知恩图报吗?

    当年明明是娘嫌弃她,嫌弃她又瘦又弱,嫌弃她做不好家里的活计,嫌弃她无家可归。如果不是娘嫌弃她”

    她会嫁给他吗?

    小秀才苦笑,不会的。

    萧樱眼里压根没有他,她从来都把他当成朋友,当成兄弟,可就是没有当成一个有担当的男人。

    自己和先前的五殿下,如今的圣上自然没法比。

    相信任何姑娘都不会选他的。他确实没用,他即不聪明,也不会功夫。

    他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