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01、启航二〇一七(第2/4页)丢下你那怨谁

是要终生不违,那真是极难极高的境界。做人到了这个份上,还怕自己不讲诚信吗?

    一个人连诚信这样的准则都不讲,恐怕算不上一个合格的人。在现代社会里,诚信已经成为一项广泛的社会准则。用百度搜索一下“诚信“,有12,400,000条结果,这说明,诚信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违背诚信,商业社会里的种种规则将会对你提出相应的惩罚。贷款要讲诚信,网上交易要讲诚信,企业宣传经营之道要讲诚信,签订合同要讲诚信……在现代社会里,与法律相对应,诚信作为一种自律性规范,所起到的作用潜移默化,为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建设起到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诚信不只是在嘴上说说,更重要的是实际行动。

    鲁国有个叫尾生的人,估计是个大帅哥,一日与某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大雨瓢泼不停,桥下的水越涨越高,却不见那女子来。尾生坚守信约,在桥下苦等。水越来越大了,他抱着桥桩,不忍离去,直至淹死。把“诚信“上升到与生命等值的态度,不惜用生命来维护自己的信用,实在让人感慨。或许有人会讲,尾生也太傻,不值得用生命来实现诺言。有这样的想法也并不奇怪,说明“诚信社会“的建设非一日一夕所能完成。等到所有的人们认识到诚信的巨大价值时,会理解尾生的做法。

    现在的山东人,对于诚信的传承,一点不逊于古人,而且比任何时候都能够更加领略到诚信所蕴含的巨大价值。2003年6月,山东省人大十届一次会议和省委工作会议,确立建设“诚信山东“战略任务,总结和提出“忠诚守信、勤劳勇敢、务实苦干、开放创新“十六字新时期山东精神,科学地、系统地阐明了山东诚信文明理论的命题。

    喝酒

    山东人喝酒,当然不是指啤酒。啤酒也喝,但不如白酒来得轰轰烈烈。无论是正式的场合,街头的小摊,能喝善饮者众,人手一个白酒瓶子,酒气醺天,嘴里胡言乱语,其中一定有句:“你别扶我,我没喝醉。“

    全国人民都说山东人酒量大。反正山东人也大抵如此认为,并很是自豪。山东人爱喝,肯喝,喜欢喝,但这跟酒量没多大关系。俺仔细观察,真正能喝的山东人并不多。山东人讲义气,爱面子,凡事都喜欢用酒来解决。再难的事,上了酒桌,哇,不消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只要喝爽了,所有事情基本都能搞得定。搞定了之后,也就成朋友了。下次见面肯定还是喝酒。如果不喝,我跟你翻脸。表面上不翻,心里至少也翻了好几次。

    耿直

    山东人耿直,不拐弯,不抹角,不认识你的时候,也会客套几句。但只要相熟了,耿直就成了他们表现自己个性的最主要武器。你和一个山东人面对面喝酒,他会“唰“的一下举起酒杯:“大哥,缘分啊,俺先干为敬。“你还没点头,人家一饮而尽,脖子伸得直直的拿着酒杯让你看。你也变得不好意思起来,那就喝吧。

    大家聚会时,碰上一个愣头青,说上三两句就想找茬。肯定会有看他不顺的山东人怒目圆睁站出来,召呼其他人:“兄弟,揍他!“拳打脚踢,让愣头青爬在地上只有哎哟哟找牙的份。山东人的耿直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潜在的习性。眼里揉不进沙子,看不进不平事,凡事都想较个真。较真的结果,未必都能赢,也有可能被别人揍得鼻青脸肿,但依然不求饶,仍然充好汉,真个天不怕地不怕,头掉了不过是个碗大的疤。山东人宁愿打架也不愿意吵架,吵架费口舌,本来就那么些道理还得跟人讲来讲去,讲到最后搞得大家糊里糊涂,还不如打上一架,把事情摆平。

    反正只要山东人看不顺眼的事情,嘴上必须说出来。如果憋上一两天,他能郁闷得不成样子。容易交朋友的山东人,有时候也因为耿直容易得罪朋友。

    在很多人看来,山东人的耿直其实可以看做是不够灵活,不懂变通。或许,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眼里揉不进沙子,也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耿直就是不矫揉,不造作,不隐藏,应该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应该说什么绝对不会说。为朋友就要两胁插刀,作自己就不亏待内心。

    山东出好汉,一部《水浒传》即是为好汉们立下的传记。此书一出,山东好汉无人争锋,“好汉”一词留在山东再也走不出去,令诸多其它省份好汉暗地里非常不爽。

    “好汉“一词,冠诸于山东人身上,并非浪得虚名。除了热情豪爽之外,尊老爱幼,善待朋友,保护妇女,此等诸般美好品质在“握“,不是好汉又是什么?所谓“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正是山东人行侠仗义的精确写照。

    历史上最有名的好汉是济南人秦琼,此人身份只是大明府一普通捕头,但行侠仗义,乐于助人,广结江湖朋友,资助落难英雄,号称“赛专诸,似孟尝,神拳太保,双锏大将,拳打山东六府,马踏黄河两岸“,一时被江湖中人尊称为“老大“。从实际情况看,他在武艺上的实力与精湛程度都不在最优秀之例。但为什么受到众人的拥戴呢?关键还是人格力量起了作用。

    而《水浒传》里的108将,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