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三章 论三分山丘决策,战管城魏氏报仇(第2/3页)天行之逆韩

不了解,即使是对你恨之入骨的姬无夜,他也从来没有否认过你的智慧。”

    大不敬,大逆不道。

    韩经直呼韩王名讳,这可不同于卫庄在韩非面前对韩王大放厥词。

    “不要拿那副眼光看我,韩安即使亲耳听见了我的话,想要治我的罪,也要他过得了这一关才行!”

    “至于老九你,从始至终,我都认为能与你成为血缘上的兄弟是我极大的荣耀,发自内心的。”

    韩非即使囿于时代因素,其眼光仍能越过时间的长河,看到数千年之后,他的思想千年之后仍有借鉴的意义。

    如果不是机缘所至,韩经怎么可能与这样的伟人大家肩并肩。

    “既然八哥心意已决,再无回旋余地,那么想必已经做好的通盘的准备。”

    韩非强压心头的震动,“愿闻其详,还请不吝赐教。”

    “毕竟,八哥有意让弄玉泄露出冰山之一角,想必对韩非,对流沙还是有几分期望的。”

    以韩非的聪明,猜出弄玉传出的消息是韩经有意为之并不难,再稍加思索,韩经的意图也就昭然若揭。

    流沙最宝贵的是什么,正是四位开创者。

    这是又一个执剑之人想掌控流沙这柄剑。

    “如我先前所说,天下归一,已成定势,然而其中还有细节偏差。”

    和盘托出并不影响韩经的布局,这是明谋。

    “七国归一后,箕子半岛将自成一方天地,有了韩国大量人口的补充,以及接下来将要逃过去的六国遗民,又将是一个塞外中原。”

    边塞远离中原,因为后勤运输问题,秦军很难集结出大量军力征伐,一时的偏安还是有把握的。

    “六国流亡贵族在大一统的秦地四处流窜勾连,只等秦国崩塌的那一刻再皱起发难,我将这些人视为另外的一方势力。”

    韩经才不会真正把自己视为燕丹、魏咎这些人中的一员呢。

    龙不与蛇交,燕丹魏咎又不是韩非,又怎么可能得到韩经高看一眼。

    三方之中,嬴政在位的秦国将是绝对的最强,韩经一方要的是将来,六国流亡贵族在另外两方眼里都是充当着搅屎棍的角色。

    韩经鄙视利用六国流亡之人,秦国追索捕杀这类乱党,而这些人,能够很好的牵制秦国的精力,为韩经的布局发展赢得时机。

    “你就那么自信,这次你一定会赢?”

    韩非的话是经过反复思索的,“即使这次你攫取了最大的利益,接下来也如你所料。”

    “难道秦一统四海后再站出来反抗会比此时抗秦更加艰难吗?”

    一阵阵的风儿吹过,韩非的飘带丝绦随风而动,加上迎着阳光那股温暖的倔强,韩经承认,抛去数千年后的见识,他从哪个方面,都比自己强得太多。

    “你跟流沙的其他人都喜欢说我总是快人一步,而我也每每证明了这一点。”

    “那么这次,你也可以把我所说的一切视为快人两步、三步,你可以一如既往的信任我的眼光。”

    每料必中,战绩辉煌,韩经有这个底气。

    “要知道,一头狼率领的羊群跟一只羊率领的狼群,是完全两个概念。”

    韩经的话有些绝对,但韩非听明白了。

    只是他怎么也想不通,为何韩经会一口断定,尚公子不是长寿之人。

    情深不寿,慧极必伤,嬴政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从开创到治理,所花费的精力是前人的数倍,操劳程度更是常人所无法想像的。

    直到东巡离世的前一刻,他仍在马车里批奏章。

    这可能就是他没能彻底守护这个帝国到最后的原因吧。

    “你与你的流沙不应该陷在韩国,陷在新郑这座泥沼之中,我希望你们能跳出来。”

    韩经循循善诱,“那里,才是你法天下的开端!”

    当然,韩经要的不是全盘接收韩非制定的法,而是要韩非发挥他的长处,接受韩经所灌输的理念,结合当前的实际,将可能成为百世之基的法治精神制定完善以及推广执行下去。

    “流沙在新郑的发展也仅止于此了,如今你面临着两种选择。”

    见韩非不语,招聘工作还得继续下去。

    “要么入秦,借助秦国的力量,全力推行你的天下之法。”

    现在嬴政正是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此时入幕相助,无异于雪中送炭。

    “只是,再也不要提什么存韩之说了,最好能主动献上平韩策,彻底与往日的种种做一个切割。”

    韩经看似话里话外都在为流沙考虑,其实完全是因为他知道韩非是不可能坐视韩国灭亡的,要不然原剧中也不会落得那般下场。

    嬴政追求四海归一的欲望有多么强烈,韩经是能想像得到的。

    “另一种就是我方才的意思,助我打破一切藩篱,重建新的韩国!”

    韩经的手虽然仍在胸前,但在韩非的眼里,就好像八哥向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