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齐地(第2/3页)天行之逆韩

天宗秘制精炼的丹药,气色较之前有所转好,只是精神比较颓丧。

    韩经来的一路上,宗内弟子再不复往日气冲斗牛的情景,多有郁郁之气。

    这股不平、恼怒,短时间内是散不去的,其实在韩经看来,修道之途,一味的顺风坦途并非益事。

    “弈经,近前来。”

    赤松子对韩经的到来似是早有预料,眼睛都没有睁开,就唤他近前。

    “为师此次太乙论道失利,道基受损,虽有宗门秘藏冰雪玉参丸调养,但我自知大限将至。”

    睁开眼,抬手止住要张口宽慰的韩经,“本就已到天命之年,此次再内外受激,大限之期只在这三二年之内。”

    修道之人,上体天心,对冥冥之中的召唤自有感应,像赤松子这样,对自身的极限都有了预估。

    “在我之后,天宗将由师妹执掌,我是放心的。”

    北冥子与晓梦还在闭关,并不知道此次论道的结果。

    北冥子又是出奇的离世之人,如果不是晓梦的天资惊动了他,早就深居不出了。

    晓梦虽然年幼,背后有北冥子,赤松子再有几年支撑,天宗的权力平稳过度应当是没问题的。

    “不过,仍有一事让我放心不下。”

    “那就是弈经你的将来。”

    目视韩经,赤松子的眼神深邃,“原本为师还想着以后你凡尘俗事骤起波澜,宗门还能护你一护。”

    “以天宗与咸阳日益深入的合作,于深山白云间庇护一时还是能办到的,如此,也不辜负你的天姿。”

    “天道独行,我辈都将倒在大道之上,只盼着有人能走得更远,看到更深处的风景。”

    韩经默然,心内亦有所触动。

    师尊这番话不全是惜才,也有着对晚辈的脉脉温情。

    天宗大道,道是无情,可到了临别之际,到底还是感性更多了几分。

    “晓梦师妹是我道家不世出的天才,这么多年,她的道心丝毫没有沾染上俗世的尘埃。”

    “这于修法寻道大有裨益,但在人情人心之上,难免会多出几分疏离来。”

    “她终究是要去咸阳的,红尘炼心,不过这一劫,就不能保证在寻道之路上走的太远。”

    其实赤松子想表达的是晓梦更符合大道无情的本性,个性会冷漠一些,将来不一定会给韩经留出最后一片庇护之地。

    甚至天宗为秦国效力,韩经所行之事又多方面触及到咸阳的利益,晓梦可能会亲自出手。

    “师尊放心,天宗永远是我的师门,我也将竭尽全力来维护它。”

    韩经上前掖了掖薄衾,虽然还在秋季,但山间的气温仍然有些冷彻。

    “晓梦师姑那里,弟子自然是用心侍奉,如果真的不能求得个好的结果来,弟子也当尽量避开,不让师门为难。”

    这话可不全是宽慰赤松子,而韩经确实没打算与晓梦以及天宗师门放对。

    而且将来秦之社稷转眼间分崩离析,韩经收拾旧山河,还需要天宗这样远离世俗的宗门巩固统治。

    此次道家天人之争分出了胜负,太乙山注定不平静,而这股风很快就又吹到了东海之滨。

    “伏念,为师已经老迈,小圣贤庄将来的路,就要你们师兄弟几人走下去了。”

    庭前侍立者谁?

    伏念、顔路、张良。

    就在三人为荀夫子的话心生惊骇之时,荀夫子又轻抚长须,洒然一笑。

    “韩非在海对面,李斯在咸阳,胖子前段时间听说在咸阳犯事跑了出来,现在也不知道浪荡到了何处,你们这几位师兄弟,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践行着自己的道。”

    “为师毕生所学,又有你们代为传承,还有什么放不下、看不开的呢?”

    “也该是纳福享清闲的时候了。”

    三人长舒一口气,师傅说话模棱两可,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交待后事呢。

    “我也不求别的,每天在藏书房扫扫地,收拾收拾书架,再听着山下传来的读书声,就心满意足了。”

    得到荀夫子的肯定,三人自然是感怀莫名。

    同时,也对在外的同门师兄弟多出几分挂念。

    无论是在桑海治学育人,还是入朝入官由上而下通过自身的行为影响他人,都是在践行自己的道,推行王儒之治。

    由于韩经的干涉,跳出中原,扎根边角,韩非没有入秦暴毙,李斯也就没有逼杀同门之嫌,荀子对他在咸阳的所作所为还是满意的。

    在朝在野,不失本心,不违儒家正道,当然仍是荀子门下大放异彩的得意弟子。

    见伏念三人拱手为拜,也不应声,荀夫子转过身来,“莫不是为师没有放你等出去,也搏个封侯拜相,心里对我有所不满?”

    “特别是伏念你,一身经世之才,我却让你留在这当个教师先生,想来是怨气最深喽。”

    唬得伏念连连摆手,要多慌乱就有多慌乱。

    顔路与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