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臣子事7(第1/2页)重锁金丝笼

    至于追随一位皇子,待大事定后争个从龙之功以谋求起复,更是想都不能想的事情。

    且不说这其中的风险有多大,一经今上发觉,便是万劫不复的下场,更污了祖上的清白名声。只说成父与皇帝自幼相交,先帝去时成父还为皇帝提供了兵马,这本身就是从龙之功,下场又如何呢?

    成父把成大器叫进了书房。

    成大器的脸上还有刚接到圣旨的惊喜和不敢置信。成父只有叹气。

    二十几的孩子了,儿子都有了,还这般冒失。成大器小时候,成父觉得他和自己像,如今看来,到底是不像的。

    沉吟半晌,成父仍是决定缓缓地说:“大器,你可知你的字是何意?”

    “是为了叫儿子成器,叫儿子光宗耀祖,光耀门楣。”成大器极兴头,虽然因曾经苦闷不得说,脸上到底颜色不好,却是眉飞色舞,“如今儿子得天子提拔,正能做出如此一番事业。”

    看着成大器的表情,成父的心里就是一沉。这个儿子,若不是将事情完整地剖析出来,他未必领会的到;可若是完整的告诉他,他言行中很难不露行迹。

    在为成大器取字时,成父确实是这个意思,但现在已经不同。

    “大器呀,大器晚成之说,你可还记得吗?为父并非不信你能成大事,但当你真的长大稳重了,才更加平和,免得一时兴头至于出错。”

    成大器目光茫然。

    “爹,你十六岁就跟着爷爷做偏将的事情儿子铭记,我如今空长了二十有余,却不过是一个千夫长。与爹相较,儿子不敢自得。不过以那话勉励自己。”

    成父:……

    成父赶忙挥手叫他滚出去。

    没法,没法,儿子大了,不能揍,要脸。

    再说儿子不及老子这事也不少见。他爹和他爷爷就是一个例子。

    至少这个儿子……

    至少这个儿子……

    这个儿子……什么呢?

    这个儿子……好歹是个真能踏实干事的,好歹是真有些武力。

    成家出一代能人,就要出一代庸人,什么法子呢?好歹按这个说法,他也算能人了不是?

    成父差点憋吐血,只得苦哈哈地自我安慰。

    老大太不聪明,成父干脆叫了成仲文来,叫他们兄弟之间说去,比起生生气死他这个爹要强些。

    成仲文和成大姐是一对龙凤胎,两个人都极得成父的意。可惜成大姐嫁得不好,虽然公爹是新近起来的文官,姑爷却是个行事不经之人。具体怎么不经法,那是不能宣之于口的,只能说他身边伺候的都是男人。

    亲家家里规矩大,成大姐夫妻不睦,在夫家很受白眼。几次归省,成父见成大姐只是瘦,人脸上没了精气神儿。

    原本成父也训斥过姑爷,可他执意不改。成父只好宽慰成大姐说,是姑爷年轻,过两年生了儿子就好了。

    自然这话他是不信的。生儿子,男人生得儿子?

    只是成大姐已经嫁了,成父也不好太过插手别人家的事。

    成仲文倒是最近才娶了妻,二人颇和睦,给了成父一点安慰。

    原本成仲文的字是大业。成大器、成大名、成大业、成大材、成大胜是成父的前五个儿子,直到成北功才破了这个例。

    当然,严格来说,成大胜取名在成北功之后了,但排行是没有错的。

    到“北功”一事后,成父怎么看成大业这个名字都不顺眼,他都成不了大业了还叫个屁的大业啊。因此成父不但叫成仲文去学文,连字也改了,听着就好听,活像那些出名的文臣。

    其余的儿子没有改字,一呢,是成父没有看得这样不顺眼,二呢,是几个庶子都是唯唯诺诺的愚笨性子,成父并未放在心上。

    至于成大胜,那是北功事出后,成父心情郁闷,见成母问,想起自己在北边之事,顺嘴说了这个名字,后来他心气一平,也懒得改了。

    成仲文缓步而来,与老大相比,他显得更加稳重,只是因着新婚,眉眼间总噙着一抹笑意,还像个年轻人。

    完了,他这个当爹的又愁起来了。孩子这么小就老气横秋的可怎么办,难为老二家的忍得了他。

    又嫌老大不稳重,又嫌老二太老成,虽说是叫当儿子的难做,他这当老子的也操碎了多少的心。

    “父亲安。”

    他的动作不紧不慢,不骄不躁,行了礼便侧身袖手在一旁站立,如同一竿翠竹,既见风骨,又有说不出的雅致风流。

    成父这个大老粗憋着气看成仲文慢悠悠地行礼站好,觉得一气要憋死了。

    “父亲的意思,是叫我去劝告大哥么?我自明白家中处境,可大哥那边……”成仲文微微皱了眉头,敛了眉目间的笑意,轻声道,“难。”

    “大哥很高兴,已定下晚间请我们及叔家的兄弟吃酒。”

    成父便明白他的意思了。

    这个老大,只说国事大于家事,除国事大盛无可宴者。虽说诸多古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