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才子佳人(第1/2页)青竹命
“当然喜欢,而且喜欢得紧,这可是柔妹亲手绣的啊。”
听到这些,赵柔可是又羞又红,像红果,也像赤霞。
虽然赵柔不想让柳文离开,但还是开口说:“文哥哥,小妹就不耽误你时辰了,小妹在这里祝你前程似锦,将来可以一书抱负。”
“承你吉言,为兄这就去了,勿念。”
说完,柳文便绝然的转身离开,没有一丝一亳的留念,因为他深知清水县只是他一生的起始,不是终末。
亭子里赵柔还痴痴的望着远方,直到那马车消失在视线里,才依依不舍的上了来时的马车。
只不过刚一进马车,赵柔就忍不住并接连咳嗽了几声,王姨(现在还是不王婆,才三十多岁)立马上前轻拍赵柔的后背。
拍了一会儿,王姨轻声询问:“小姐,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赵柔看起来虽还有些病态,但情况好多了,勉强说:“好多了,谢谢王姨你。”
王姨虽然知道自家小姐的心思,大多是喜欢上了柳三郎。而刚才,虽然隔着有点远,但还是看到小姐送了一块手帕给柳文,而且对方也没有拒绝。
“小姐,你刚才可是送了手帕给柳家柳三郎?”
“是的,王姨怎么了吗?”
“没事的,小姐我只是随便问问。”
哪里会没事啊,王姨在心里想到,小姐你都已经把定情信物给人家了。
王姨对于自家小姐喜欢上柳文,她内心是不赞成的。
因为在她看来,柳文是一个多情的人,而像自家老爷这样专情的男人真是世间罕见。
她敢肯定的说,柳文将来肯定会有很多妻妾,不会专宠自家小姐一人。
王姨很了解自家小姐,毕竟照顾了十几年,虽然身子弱,但脾气倔,一但认定了什么,不管别人怎么劝说都不会管。
其次自家小姐天真烂漫,心思很单纯,就像小孩子一样。小姐是在宠爱中长大,父母和睦,姐姐们友爱,哪知这世间的残酷。
所以她怕啊,怕小姐在内宅间的争斗中被人吃得干干净净,最后连骨头渣子也没有。
可她也不知道怎么说,难道直接说那柳三郎是个薄情人,不值得小姐她托付终生。
能这样才是见了鬼,哎,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而此时官道上,在清水往白水的一辆马车里,一个读书人将一块手帕缓缓摊开。
那白丝上的黄菊绣得生动,仿佛就是一朵菊花。
而就在花的旁边还用红线绣着几个字:
红衣待君归。
柳文暗自苦笑,说果然还是美人恩最难消受,而且自己已经接了这手帕。
后来柳文科举未第,他没有离开晋阳,反而是选择留下来,准备三年后重新来过。
那三年里,柳文的父母多次给他寄信,告诉他不要丧气,安心学习就行。
赵柔也曾写信给柳文,只有十几封,都是些关心鼓励的话。
所有的信,柳文都一一回信,表示自己一切都好,勿念。
在后来的科考中,柳文得了探花,再经过晋国皇帝接见后,殿论一番后,他就是柳探花了。
一次吏部尚书李良在家举行青花宴,广邀当时的良才俊杰,以诗词会友,并有提拔年轻人之意。
而柳文在这次青花宴之前,就被尚书李良的二女儿李璐相中,并恳求父亲为她提亲。
在酒桌上,尚书李良突然问起柳文可有婚配,或可有意中人。
柳文摇头说:“不曾有,学生之前一心向学,并无他心。”
“一心向学是好,但你已功成名就,探花柳的大名已经流传成个晋阳,不日也会传遍晋国,就连邻国都会知晓你的名字,现在你应该成家立业,然后上孝顺父母,才不愧于心。”
柳文若有所思后,便对尚书李良说:“学生谢过长者教诲,他日亦不敢忘。”
尚书李良大笑道:“多你这个学生,还不如多个女婿。
我有一女名李璐,是我二女,今年才二六,自小就宠爱有加,天性率真活泼。
不知何时起,她在一众俊杰中相中你,说仰慕你的才华,是死活都要嫁给你,当时我听到都快气坏了,不过我还是同意了,不知你考虑如何?”
柳文回答道:“婚约大事全由父母作主,待学生寄信询问后,再作考虑。”
旁边有人应道:“柳文兄是少有的才子,更是探花郎,而尚书千金更是才貌出众,可谓佳人也。
自古才子配佳人,想必柳文兄的父母也不会不同意这桩婚事,这可是上好的姻缘啊,诸位说是不是啊。”
在场的人无不点头称是,都说是一桩好姻缘啊。
宴会上尚书李良也十分高兴,他知道这事基本都是成了。
至于柳文的父母会不同意,他想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在他的心里,此时的柳家算是高攀了,断没有拒绝的可能。
此外,他十分欣赏刚才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