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盐铁官营才能立国(第2/2页)山河行遍

帝,组织者枭首示众,从案者全部充军。

    关乾棣初次提出官营工商业,重光帝有些犹豫迟疑。见圣上迟疑,关乾棣斩钉截铁道,“陛下怕与民争利,造成百姓疾苦,然而发展工商业才能让民盈利。”

    这番话坚定了重光帝的信心,官营工商业成了西昭一项长期政策。关乾棣也是靠此项提议留名史册,成了为西昭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家。

    在最后一次商讨中,殿上一众儒生义愤填膺,坚决拒绝朝廷染指末流的官营工商业,捶胸顿足的说想当年,啊,武帝一朝,你爹那时候,大家畅所欲言,言论多么自由,氛围多么令人怀念。

    儒生越说越痛心疾首,越说越声泪俱下。

    萧钊之淡淡的道,朕能保证你们的言论自由,但你们言论自由之后的自由,朕不能保证。

    说完露出危险的笑意。

    儒生又道,陛下就不怕被后世审判吗。

    萧钊之道,胜利者是不用被审判的。

    这这这这这这这这这。

    于是反对之声偃旗息鼓。

    元恪十分自负,重光帝萧钊之倒让他每每提及便面有惜惜相惺之色。

    萧碧落听他高度评价二世子的战时经济,蹙眉道,“不可久为之。”

    元恪听她难得开口,饶有兴趣道你说说看。

    萧碧落组织了下语言,缓缓道,官营工商业是针对地方豪强的一针灵药,依靠削弱他们赖以为生的贸易,来直接削弱他们的经济实力,短时间内积聚起朝廷财富。尤其是盐铁官营,更是防止了一部分人为了个人利益出卖国家,以物资敌,也让商贾们囤积居奇大发国难财的想法落空。

    此举却也给农业、中小工商业和百姓带来不便与困难,特别是剥夺了地方诸侯和富商大贾的既得利益,必然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和反对。然而全面废除官营,带来的是豪强的重新崛起,土地兼并。

    元恪赞许的点头,“我竟想不到,你对治国颇有心得。”

    萧碧落默然。

    这些其实都是萧越顺口说给她的。

    昭武帝喜用酷吏,打击豪强,抑制商贾,惩治贵戚,但是酷吏的严刑峻法也使南昭遭受意想不到的灾难,社会不宁。陆修毅更是一柄利剑,所行之处豪强土崩瓦解,胆战心惊。

    所以才会惨死。

    或者说,打击过诸侯富商的都在这次清洗中惨死。

    二世子能经得起那些势力的反扑吗。

    三世子和地方势力妥协,二世子却继续执行南昭的打击政策,甚至有过之无不及。

    元恪道,“一个国家存在的根基不过三点,人口,财富,军力。人口是基础,军事是保障,财富是支柱。萧钊之三点具备,西昭不容小觑。打击豪强,好比壮士扼腕。是我此前失误,倒没想到他有如此魄力。”

    不攻江陵转攻凌州是萧钊之第一明智,把重点工商业牢牢抓手里是第二明智,稳定局势打持久战是第三明智。

    三足鼎立局势成矣。

    元恪瞧着萧碧落道,“今日寒食节,带你出去走走罢。”

    他知道她想去送送谢宥一,可她不会跟他说。

    得知圣上要去公主府,达兰台匆匆赶来劝阻,“陛下陛下!今日不宜出门!”

    元恪正要登车,听闻此言眉头一拧,“达兰台,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还用朕提点吗。”

    达兰台要哭了,“陛下,臣从来没卜过下卦,偏偏今日卜了,卦在行宫正南,您说臣慌不慌?”

    行宫正南只住着萧碧落。

    见元恪沉吟不语,达兰台道,“臣今日卜的泽风大过卦,下巽上兑相叠。兑为泽、为悦,巽为木、为顺,泽水淹舟,遂成大错。阴阳爻相反,阳大阴小,行动非常啊!”

    这话说的元恪也有些惴惴,看了眼车内,他问,“如何破?”

    达兰台认真的说,“别出门别出门别出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元恪想一脚踹飞这个神棍。

    萧碧落在车内听了个明明白白,缓缓开口道,“是出门生下卦,还是行宫正南生下卦?”

    达兰台哆嗦了下,“是行宫正南生下卦。”

    萧碧落道,“所以,不管我出不出门,大祭司都能卜出来下卦,躲不过去的。”

    元恪道,“有朕护着,能有什么意外?”

    说着跨上马车,催促内监出宫。

    达兰台苦着脸道,“请陛下准许臣随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