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上海一夜3(第1/2页)亿万富婆日记

    被小青这小妮子一折腾,我就再也睡不着了。

    啊哈哈,娃在老家不用我带,真是自由啊!

    对了,我得把在外滩拍的照片都挂到微博上去啊,让网友们也看看。

    我立即爬起床,然后在手机上各种捣鼓一番,总算做出了几个不错的照片电影出来了。

    等我忙完,一看时间,都快下午5点了。

    要不去上海著名的静安寺看看?

    打定主意后我立马穿好了衣服直奔地铁站。

    走出地铁站,远远地,我就看到了那有着一片金色屋顶、金色狮子和金色大象的恢宏建筑——静安寺。

    据说这静安寺,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三国孙吴赤乌十年(247年),是上海最古老的佛寺。相传,三国时期有一名叫“康僧会”的高僧来到上海,在一座小庙的基础上修建了重玄寺,到了北宋期间--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重玄寺改名为静安寺。南宋嘉定九年,静安寺迁移到现在的地址上,寺庙的正门与大殿之间正好在一口名为“涌泉”的古井上,井中的水一直翻腾起泡,就像沸水一样,当时就有人说静安寺是压在一口“黄泉”之上。

    在魔都上海静安区的中心地段——如此寸土寸金的地方,这座寺庙竟然能如此金碧辉煌地存在上千年,真是让人感叹万千。

    站在这寺庙门前,我抬眼看了看西方天边的晚霞,仿佛自己已经穿越到了宋朝那个绮丽的世界。

    寺庙周围,高耸的商场和写字楼林立。傍晚的时光里,万家灯火和七彩霓虹灯逐渐闪烁起来。

    静安寺前的街道两旁,高大的榕树遮天蔽日。

    虽然我身处闹市,但在这寺庙前,感觉心地相当静谧。我连大气也不敢出,生怕打搅了这千年古刹的静寂。

    站在这寺庙前,我记起我打初中起就非常喜欢、心心念念爱着的一本杂志——《萌芽》。

    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这杂志社的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巨鹿路675号。

    为什么还记得这地址呢?因为幼时的我,曾在看到《萌芽》上的“新概念作文大赛”通知后,寄出过自己的作文稿子。

    我记得投稿那天,天下着雨,十二岁的我跑到邮局,一个字一个字认真写下了这个巨鹿路的地址,从此对上海静安区充满无限期待。

    但我投出去的稿子最终石沉大海了,儿时的写作梦被淹没在成山成堆的中考高考作业中了。

    想来,如今已过30岁的我,很久没有看《萌芽》了。真地相当怀念幼时心心念念盼望一本杂志出新刊的日子,真地相当怀念儿时趁班级同学们午睡时,偷偷把书放在大腿上,然后头枕在手臂上,假装睡觉却趴着读书的情景。那时,对年少的我而言,书简直就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深深吸引着我。

    此时,晚霞的光芒渐渐淡了下去,天越发显出青黑色来。

    我忽然意识到这寺庙对游客有关门时间。

    于是我赶紧仔细去看开门时间表。

    我可真是二到家了啊!只顾着感叹啊回想啊,谁知早就过了关门时间了!

    嗨,就算本宝宝是亿万富婆,此刻也不能进得寺庙一观吧!

    正当我懊恼时,老公给我打电话了。

    “你在哪?醒了没?”他问我。

    “静安寺”,我神情怏怏地说。

    “你去竟然不叫上我!你等等我,我去找你”他说。

    “你在哪?我去找你吧,早就过了5点啦,人家静安寺都关门了!”我悻悻地说。

    “我已经回到和平饭店了”,老公说。

    从我语气里看出我的不开心,他忽然开心问我,“猜猜我给你买了啥好吃的?”

    哦,没想到老公还这么有心给我买吃的!

    会不会是蟹壳黄?排骨年糕?鸡肉生煎馒头?

    啊哈,光是想想,我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我电话里猜了半天,老公都说不对。

    这个吊胃口的人,真是坏得狠。

    我只好坐地铁赶回饭店去了。

    一打开房间门,我就闻到了鸭脖子的香辣味道。

    他竟然买了武汉鸭脖子!我可真是醉了!

    “我说,上海十大名吃你都不买,你买什么鸭脖子!”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下味道——嘿嘿,真是好味道。

    “哦,那些我都吃了个遍,感觉还是鸭脖子好吃!”他站在那里笑着说。

    “你这没良心的!吃好吃的不叫我,说,在哪吃的,走,带我去啊!”我说着拽住他的胳膊。

    “就在这个美食城啦”,他把手机上的照片给我看。

    “我就不去了,我刚买了新电脑,想试一下”他狡黠地说。

    “在哪在哪?我看看”我问他。

    他顺手指了指桌上的那台新华为笔记本。

    “啊!这个好贵的!”我顿时觉得肉疼。

    “哪里贵了!我觉得一点都不贵。买电脑是最划算的了”老公一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