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爻篇 斗医(第2/3页)无桑手记
,笙歌彻,暗香浮。轻纱红帐掩珠帘,玹玉佩环,琉璃杯盏,醉里韶华无限。红衣罗裙舞绯袖,银铃碎响踏清秋,半世迷离梦未醒,繁华依旧,江山如画世不朽。
大典的高台璨如天上瑶台,繁花点缀。
台下围聚的妖群熙熙攘攘,有从东孤丘城西来得平妖百姓,也有从城东来的富贾商妖,其中还不缺一两只官家小狐狸,仗着官家的面子让别人硬让出一条道来。
高台之上,一侧站着一位素衣白裳的女子,略施粉黛加上纤纤柳腰,是那种不由让人多生出几分怜爱来的姑娘。她正高傲的昂起下巴,美目带着不屑望向另一侧弓着背的青年大汉,口中滔滔不绝地报着药材的名字,而那青年大汉此时额上渗出了一层薄汗,抖着手一一对照纸上的条目,面色有九分难堪。
白裳女子每报一味药材,便引得台下一片鼎沸,连声叫好。
穆爻看得明白,这是在斗医,八月中秋之时,在抚州城的玉安街上,也有这样的斗医大典。
斗医所斗,是识药知药的本事,不仅要知其功效用法,还要在已经煎出的汤药里辨出有哪几味药材,几斤几两,火候时辰,更有甚者,专挑各种稀奇古怪的病症,在众目之下当台开诊,一个时辰内,定要有所起色。有人在斗医上一举成名,也有人在斗医上身败名裂。医仙之名,只属于医术最高者。
却不想,在这里也能看到。
穆爻见九鲤看得入迷,不由抬手在她眼前轻撩了一下。
“啊,”九鲤晃了一下神,转眼又看向高台。
穆爻发觉,她并不是在看高台,而是在看高台后的雕花楼上摆的东西。
一共三样,一柄长剑,一支笛子,和对耳挂。
“剑是名剑‘蒹葭’,剑身由两柄剑重叠而成,‘蒹’剑柔韧,如蝉翼轻薄,然削铁如泥;‘葭’剑无刃,却坚如盾。二剑合一,攻守自如。”
“笛是云山紫竹笛,取自传说有神居住的云雾灵山山脚,音动仙灵相应,万物复苏,甚至,可以让生灵死而复生,天和崖万花枯萎的时候,就是靠它救了回来。”
“耳挂虽小,却也有灵性,此耳挂名为‘勿念’一共两只,若两人佩戴,便可千里传音,不被任何妖或人察觉。这本是仙域的宝器,出自高临仙人之手,后来几经转手到我东孤丘,便成了我百妖市的宝物。”
“此三件都是这次斗医的彩头,”云衣言罢,转了头朝向九鲤,道:“您可有喜欢的?”
“喜欢倒是喜欢,但……我真的不想和她对上面啊……”九鲤看着台上的女子,又望了那柄“蒹葭”长剑,许久猛地背过身,暗暗恨了一句:“还是算了!”
“栗子姑娘,好久不见啊,”只听得白裳姑娘突然一声“问候”,目光一扫落在九鲤身上,随即拍了手将声音提高了几分,“怎么,今年的斗医,栗子姑娘又没有兴趣吗?”
九鲤暗呼“不妙”,一挥手给自己化出一个娃娃脸的面具来,回身尴尬道:“别……别来无恙……”
“既然都来了,何不上台来给大伙瞧瞧你这百妖市小药仙的医术?难道你是怕败给我白画尹不成?”白画尹挑眉一笑,故作思忖又道:“对了,我记得小药仙从不参加这斗医大典,莫非是技不如人,早就远远地躲起来了?”
七泽在一旁听着,沉着脸,“噌”一下将短剑抽了出来,被一旁的云衣按住了。
“半年前吾主化名栗子,来百妖市开过一个药草铺子,专买各种稀缺药草,却不知道怎么惹恼了灵蛇庙里白郎中的嫡长女,冲到吾主铺子前硬要和她比识药,比了四十多回,愣是在一种极为稀有的药草上败给了吾主。之后这小白蛇便成了吾主单方面的冤家,每次遇上吾主都会来找她麻烦。”
“她不知道阿姐的身份?”
“不知道,准确来说,吾主不想让她知道,吾主说过,在这百妖市里,没有什么妖主九鲤,只有卖药的栗子。”
九鲤知道白画尹在激她,也不动声色,眼睛却不自主地朝台后的“蒹葭”瞥去。
白画尹也不是什么普通角色,多年行医她早就练得一双能辨秋毫的明目,一眼便抓住了九鲤微小的动作。
“原来栗子姑娘的醉翁之意不在这医仙名号上,而在……名剑‘蒹葭’?只可惜名剑配才人,栗子姑娘若是眼馋,日后多来我灵蛇庙观赏观赏,我也不会介意呢。”
不知为何,心中的怒火便翻涌了起来,九鲤深吸了一口气,一个飞身落在高台之上。
“画尹姑娘哪里的话?还请你以后来我栗子的药铺时,不要眼馋“蒹葭”顺手牵走了才是。”
一声锣响。
“栗子接白画尹龙尾,斗医再始。”
评医的是一棵干巴巴的老人参,满头干须,但笑容满面,见到台上剑拔弩张的两个人,不由捋着胡须跟着高兴起来。
穆爻站在台下,看着手里多出来的半截刻字的木片,心里一阵翻覆。
木片是九鲤上台前塞给他的,上面只有两个字:等我。
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