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二章 帝王之死(第2/3页)安阳,安阳

她怕自己再多看她们一眼就忍不住想要杀了她们。

    和凝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一时的自作聪明竟然会导致这样的结果,皇上就这样眼睁睁地死在自己面前,从此她陷入了无尽的惶恐和自责,仿佛一闭眼就能看到太后在质问自己为何要背叛她,为何要害死皇上,她每每从梦中惊醒,大汗淋漓之余心中惶恐不安,再也难以入睡,好在与她一起住的兰心自那日被皇上从手中夺走酒杯后也时常陷入惶恐,所以对于她这样的反常反倒没有怎么在意。

    太后向来洞察细节,见微知著,按说她这样明显的不对劲早就引起太后的怀疑了,可是她现在有无数更重要的事要处理,连皇帝新丧都故不得悲痛,自然也没有注意到她,自己这个身边人的异常。

    皇上死了,徐幼容没有另一个儿子可以继位,朝臣对于皇上的突然离世十分怀疑,却又不敢相信,毕竟虎毒不食子,没有人敢猜测是当今太后亲手杀了自己的儿子。

    可是无论如何,庞大的国家想要维持正常的运转,需要一个皇上,一个名正言顺的皇上,尤其是在这样敏感又危机四伏的时刻,他们的百姓和朝臣急需一个血统高贵的人来坐上大殿上那把龙椅。

    虽然在徐幼容的心中,除了自己的儿子,没有人比自己更有资格坐上那个位子,没有人比她为了这个国家,朝堂的稳定做的更多,她为此断送自己丈夫的性命,甚至最后也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这个皇位应该是她所失去的一切的补偿。

    可是一个女子登基,这在天下人看来无异于异想天开的荒谬笑话,何况这个女子的名声并不好,她背负着谋害先皇的可能,新皇又莫名其妙地死在她的宫中,即便她是他的母亲,亲生母亲,面对皇位,这样至高无上的权力也无法不引起人们的怀疑。

    没有一个人会同意一个女人,尤其是这样一个女人登上皇位,哪怕是她曾经最热心的拥趸也迫不及待地反应这一决定,一时之间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孤立境地。

    可是突厥单于就要入朝谈判,京城之外两万西北军还要解决,那个不知躲在哪个角落作祟的安阳还不知所踪,这个国家需要一个皇帝,朝臣们也需要一个皇帝,他们可以在穆长俞在位的时候将手中的奏折交到徐幼容的手中,甚至宁愿过问她的意见也不与穆长俞商讨,甚至对于她出现在朝堂之上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可是唯独不能接受她堂而皇之地坐在龙椅上,那仿佛是对他们所有人莫大的羞辱。

    他们宁愿让一个残废,摄政王之子穆池登基也不愿看着一个女人坐在龙椅上。

    没有人知道穆池匆匆登基的那一天徐幼容究竟在想什么,这个为了皇位亲手葬送了自己的丈夫和儿子的女人,最终眼睁睁地看着别人窃取了皇位。

    穆池的登基并没有费很大的力气,徐幼容大概一早知道自己以女子之身并不能轻易坐上皇位,所以她一早为自己准备了另一个底牌,也是安阳的老熟人了,肃亲王府的小王爷穆浚。

    在朝堂中惯以不争不抢,擅长和稀泥将自己置身事外的肃亲王府终于还是躲不开这样一场纷争,毕竟他是穆灏的皇叔,他的儿子在登基的顺序上完全可以与摄政王的儿子媲美。

    只是所有人都知道,所谓的顺序摄政王七万大军面前不过是笑话而已,徐幼容的这张底牌并没有派上用场,那个曾经被皇室拉出来要娶安阳的小王爷这一次又被拉出来要继承皇位,可是最终他没能如徐幼容所想登上皇位,大势已定之时肃亲王亲自将他送离了京城,从此世间又多了一个四处游荡的闲散王爷。

    穆池的登基并非徐幼容所愿,相比起摄政王的儿子,她更喜欢那个老实又圆滑的肃亲王的儿子,只是她没想到,穆池的登基竟也不是摄政王所愿。

    曾经的靖国公府,如今的摄政王中,在穆长俞死后曾经历过外人并未察觉的风雨。

    在温成的保护下一路回到京城的穆洹刚回来不到几日便听到皇宫之中那位小皇帝死了,对此穆洹心中有过怅然,他没有见过这位小皇帝,只是心中为他感到悲哀,他不过十二岁,登基不到一年,竟然就这样死在宫中,没有人知道是什么愿意,不过有人传言是他的亲生母亲,当今太后害死的,为的是自己登基称帝,对此穆洹倒是不怎么相信,他虽然知道当今太后绝非善良之辈,却还是不愿相信她能下手害死自己的儿子。

    不过这些他并不是十分在意,人已经死了,若真的是他自己的母亲害死的,不过是在他本就已经悲惨的人生上更添一层悲哀而已。

    此事与他相关的是,很快,他那个一直以来对他寄予厚望的父亲就来找他了,他心中有过猜测,可是在亲耳听到他的父亲让他登基去做皇帝的时候还是惊讶不已,他不懂,同样是父亲的儿子,难道仅仅因为兄长生来是残疾就什么都不配得到嘛,不配得到父亲的关心和爱护,不配得到成长路上的教导和陪伴,如今更不配坐上皇位。

    那也是他第一次真正质问自己的父亲,即便他心中已经为自己的兄长鸣过许多次不平,但那是他第一次将自己心中积攒的疑惑甚至是愤怒,因为父亲的不公对待而替兄长委屈的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