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四章 官方认证的喷子(第2/3页)内侍大人

。”

    听闻此言,宋大人反而气消了,“不唬你一下,你怎么知道官场险恶呢?别以为有了功名就万事大吉了,为官也有许多不容易的,只是本官在朝这么久,也没有悟出什么道来,没有什么可以帮你的,日后,你就只能靠自己了。”

    “宋大人。”江清流郑重的叫道。

    “哈?”宋却疑问道。

    “以后,我护着您。”江清流道。

    “哟,能耐了,这才一天就要护着本官了?官阶还没本官高呢!”宋却嘴上嫌弃,心里却十分受用,有种养的崽儿会孝敬了欣慰感。

    “现在没有,以后说不定啊。”江清流说完立马又道,“我知道您会说我不知天高地厚,但我不是说大话,以后我肯定能做到的!”

    宋却沉默一瞬,方开口言道,“为官不在官位高低,在为君尽忠,为民谋福。”

    “位高方能权重,权重方能谋福。”江清流笑道,“我想升官不为发财,只是为了可以做更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

    宋大人脸上笑容漾开,“那本官相信,你可以的。”

    ————

    自从江清流被任命在御史台为官之后,宣平侯府的热闹便慢慢消减下去了。

    上门拜访送礼的人越来越少,当初揭榜时各家争抢的状元郎,如今也没有人前来撮合姻缘了。

    每日上朝,就看着御史台的其他同僚们在天乾殿上和别的大臣互喷唾沫星子。

    都道是金榜题名少年得志,江清流觉得自己是得了个寂寞。

    哦对了,江清流还见到了当初刚来的时候因为建城西商铺喷宋大人的那个谏议大夫谢道昌。

    那糟老头子一把年纪了还挺猛,嗓门洪亮中气十足,经常指着别人鼻子骂,活生生将自己骂成了和御史台的人一般的境遇——人见人躲。

    这不,这谢道昌又开始骂了。

    “左相国,国之储君,当以德行才能为先,岂能死认旧制?任人唯贤,这不是左相国自己说的吗?怎么到了陛下这里,就开始说长幼有序了?”

    “谢道昌!立嫡立长,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皇后膝下只有一个公主,那就当立大皇子为大魏储君,这还有什么可辩的?”

    “按左相国所说,遵从旧制立嫡立长,那也是先立嫡后立长,皇后现今膝下只有一个公主,你就敢断定之后无所出?陛下春秋鼎盛,程妃娘娘刚为陛下诞育皇儿,假若明年皇后娘娘再为陛下诞育皇儿,你是主张立嫡废长呢?还是要立长废嫡?”

    “你!”左相气的恨不得上前将谢道昌的嘴皮子给缝上,后宫这些年根本没什么动静,程妃娘娘这个皇子实在是太意外了,但他又不能说皇帝都四十多岁的人了想再有皇嗣很难,他若否定谢道昌的假设,不就等于说皇帝老了吗?这话可是万万不能说的!

    “左相国不用太生气,陛下宽仁,你想说什么尽管说就是,不会怪罪你的。”谢道昌得了便宜还卖乖。

    前面吵得不可开交,江清流在后面听着,心里直乐呵。

    皇帝已逾不惑之年,大皇子并其他几位皇子也已经长成年,但皇帝却迟迟不肯立太子,朝中大臣急的不得了,纷纷劝谏皇帝宜早立储君,而储君之选中,大皇子的呼声最高。

    左相极力主张立大皇子为储君,而谢道昌却百般反对。

    两人已经掐了好长一段时间了,但一直未分胜负,知道程妃娘娘生下皇子,谢道昌用一番陛下春秋正盛的说辞占了上风。

    友军,厉害啊!江清流心中默默的给谢道昌比了个大拇指。

    “此事讲江御史有何看法?”皇帝突然出声问道。

    江清流突然被点名,愣了一下,虽说在朝的都有资格议论朝政,但他这刚上任不久,还是个小萌新呢!

    就问他这么敏感的话题真的好吗?

    还有皇帝你不知道我跟大皇子有过节吗?别问我,问就是不同意!

    不同意就结仇,皇帝你够狠啊!刚一上任就给我树敌!

    “江御史?”皇帝偏头看向江清流,“你殿试上的策论见解极好,依你之见,此事当如何?”

    好吧,看来是必须要说站出来发言了。

    结仇就结仇吧,反正之前和大皇子也有仇,不在乎多左相这点。

    不对,之前自己第一次出宫,跟宋大人修建京姜官道的时候,那个矿山的事情,好像是左相的人啊?这么说来,今日必须开口啊!

    江清流抱着笏板出列,对着皇帝行礼道,“臣以为此事需得从长计议。”

    “怎么个长法?”皇帝似笑非笑的看着江清流道。

    “此长有三,一曰社稷,二曰君臣,三曰德行。”江清流不疾不徐道,“所以臣既不赞同左相国所坚持的立长之说。”

    “哦?仔细说说。”皇帝眼中多了几分兴味。

    “臣接下来要说的话,只是就事论事,并无任何含沙射影的代指,在朝的各位大人以及各位殿下,还请不要误会,若觉得有冒犯之处,还请海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