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假期兼职(第2/2页)茧痛


    时间一天天就这么过去了,每天早晚挤两趟公交车,在工作的地方不是坐着忙就是站着忙,跟这过去一年的大学生活比,这近两个月的生活,很累!

    虽然累,但是很充实,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于是这一个暑假过去,郑筱不仅拿到了近六千块钱的工资,而且累积了不少教学经验。

    最重要的是,任主任也肯定了她这近两个月的工作,于是让她开学后周六周日可以过来继续做兼职教师,每个月给她八百块钱。

    郑筱高兴的答应了。

    于是,开学的时候,郑筱用自己暑假工作的工资交了学费,剩下的四百块钱和银行卡里剩下的最后两百块钱存到一起,作为自己的生活费。

    打电话告诉父亲的时候,母亲也在,两人听了郑筱的话,一时没有出声,沉默了半晌后,父亲才声音低沉的说了“筱筱出息了”五个字。

    但凡能过得去,谁又愿意早早品尝生活辛酸。

    只是,农家的孩子,早在童年的时候,手里玩的就不是泥巴了,而是各种大大小小的竹筐。

    在烈日或傍晚下,来往奔跑于田间小路。

    或捡麦穗儿、或拾土豆、或拔猪草。

    虽已早早品尝生活辛酸,但这辛酸于他们而言,可能不是辛酸,而是生活中的另一种与众不同的乐趣。

    因此,郑筱对于于酷暑中挣几千块钱,并不觉得辛苦,反而乐此不彼。

    开学后,社团生活就像是她刚来学校一样,虽然只剩一个文学社,但宣传、招新、面试、迎新大会各种程序一样不少,有条不紊的开展着。

    与此同时,班级里评定大一学年的奖学金。

    郑筱她们宿舍,得奖学金的是林珊和郑筱。

    林珊是获得二等奖学金,一千块钱,郑筱是一等,两千块钱。

    许蓉蓉看见后,于羡慕中闹着林珊和郑筱每人请她吃一顿饭。

    二人欣然答应。

    米小曼看着拿着奖状和奖品的林珊和郑筱,整整一周没有在宿舍里说话。

    林珊对此视而不见,郑筱试着跟她说了两次话,但米小曼都没有反应,于是便也不再管她。

    做了两个月教师工作的郑筱,以往柔软的性格中,多少带了点果断在里面。

    虽然也是和以前一样的好脾气,但好脾气也不是无原则的一味忍让。

    对于米小曼这种,随心所欲的生气,就让她继续气着吧。

    于是,日子就这么过着,直到郑筱和林珊请吃饭的时候,米小曼才被许蓉蓉拉了过来。

    于是,郑筱看着一脸别扭只和许蓉蓉主动聊天的米小曼,也没有主动搭话。

    而林珊因为实在看不下去便开口说了米小曼几句,米小曼脸热没有绷住,小声嘟囔了几句,也算是和林珊搭了话。

    而郑筱见状,仍然继续吃着饭。

    一顿饭便在这样诡异的气氛中开始又结束。

    奖学金评完了,接下来到了助学金。

    郑筱家在北方农村,在他们班算是条件比较差的学生,而辅导员也是一个讲究实际和公平的人,所以,助学金郑筱也被评上了。

    等大家发现评助学金的时候,已经到了最后一步申请人填表的时候了。

    郑筱也在没反应过来的状态下填了表。

    交表的时候,问了班长,才知道是辅导员自己调查了档案,才决定助学金人选的。

    郑筱内心敬佩不已。

    时间就真的一天天过着。

    郑筱也在上课、图书馆和去学之星兼职中开始了她的大二生活。

    虽然就在了知行文学社,但因为留的部门是外联部。外联部是去校外拉赞,助赞助文学社的部门。

    说白了就是为文学社带来经济支援的部门。

    但由于之前的几届部长带着部员都把学校附近的赞助拉到了,再加上文学院里对知行的支持,所以,文学社经济充裕,不需要去专门拉赞助。

    因此,除了大一那时候的义卖活动,外联部基本没有什么专门的活动。大多时候,就是部长鼓动部员给创作部多投投稿,或着去编辑部帮帮忙。

    而且,活动多集中在周末的晚上。

    所以,并不耽误郑筱周末白天去学之星上班的时间。

    郑筱把这件事说给许亦听后,难得许亦居然鼓励她去学之星。

    “去教育机构兼职又能锻炼又能挣钱,比那些志愿者啊,文学社啊的社团好多了。社团里,就是白出力气没有好处的替人白干活!你还是早早退了好!”

    这是许亦的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