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这,就是文明!(2)(第1/3页)最后的北半球
<p>莫斯科,这座享誉世界的东欧大城市在一片混乱中迎来了朝阳,虽然还是早上七点,但莫斯科出城道路上已经出现了许多车辆。</p>
<p>往南出行的道路上,许多私家车正将道路上堵得水泄不通,而同样是出城道路,往北的道路上却井然有序。</p>
<p>在许多媒体愤怒的报道国际研究所的事件之后,全世界的舆论都开始沸腾,特别是美国处于舆论漩涡中心,毕竟美国是两天前还在记者会上公开说‘国际研究所没事’的国家,可一转眼却被自己说的话打脸。</p>
<p>克里姆林宫前,许多民众聚集在这里想要总统给一个说法,实际上不止俄国,世界上还有数十个地方都有集会活动在发生;作为最靠近国际研究所的俄国,国内想要知道事情真相的民众浪潮仅次于美国。</p>
<p>办公室里,俄国总统照常在处理着国内事务的文件,对于几百米外的民间运动,似乎他并不放在心上。</p>
<p>数分钟之后,国防部长出现在了办公室门口,总统这才停下了手中的事务走到了一旁的沙发旁看着对方:“计划进行进度?”</p>
<p>“部队正在集结当中,十个小时之后就可以开始行动。”国防部长脸色不太好:“但是关于事故解释方面,中国人有了新的动作。”</p>
<p>“他们将‘国际研究所’的攻击事件发生之后到现在的所有情报资料全部公开在网络上,现在全球所有人都可以自由查阅,除了关于这些虫子的具体数据以外,其余的所有文件资料以及各国态度都被公开。”</p>
<p>总统沉默了下来,坐在沙发上思考了许久之后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随后看向了国防部长:“参照他们公开的信息,把我们所知道的信息从我们的角度公开。”</p>
<p>俄国总统不知道的是,在这几天有关于国际研究所的事件资料被全部公开之后不到半个小时,包括俄国与美国在内的数个国家也公开了以本国角度为记载的资料。</p>
<p>此刻的情况下,没有谁再愿意出来多解释哪怕一句话,曾经解释过但是现在国内快要暴动的美国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证。</p>
<p>但中国人的行动出了另一种解决方案,那就是将所有情报资料公开让民众自主查询事件的原委和后果,而在同时,几乎所有国家内都在进行着同一件事,那就是针对国内舆论的引导。</p>
<p>在之后数个小时内,全世界的舆论经历了从激烈的声讨到快速停息的变化,当北冰洋沿岸国家的部队开始集结之后,针对事故缘由这件事情的舆论热度开始快速减小。</p>
<p>摩尔曼斯克军港内,十几艘俄国海军北方舰队舰艇接连起航,在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除了不到十架战斗机以外全都是一些集装箱,这幅景象让军港周围许多可以看到这幅画面的人都感到了一丝疑惑。</p>
<p>指挥室里,一块屏幕上的俄国国家电视台消息频道里的一则新闻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画面中,女主持人正在做着对一份文件的讲解,而这份文件本来只应该存在于各国领导人的桌子上。</p>
<p>‘封锁北极’计划已经正式启动,然而此时俄国却将整份计划全部公之于众,包括了计划中各国应该负责的义务,并且在这则新闻讲解这个计划的同时,俄国军队也在命令下开始全员行动起来。</p>
<p>相比于俄国人的坦率,其余国家的人可并不这么想,俄国电视台的这则新闻播出后不到半个小时,数十通电话就打到了克里姆林宫,但没有一通电话是俄国总统接的。</p>
<p>随着一声汽笛声的长鸣,摩尔曼斯克军港里,俄国海军北方舰队除了几艘核潜艇之外的其余数十艘舰艇全部起航,天空中,几枚**在许多民众的惊呼声中猛然间朝着北极飞去。</p>
<p>——</p>
<p>北京国际机场里,一架C929客机旁,张星瀚看着面前在和李杰一起忙碌着清理文件的夏钊默不作声,最近几个小时内发生的时间让他连中饭都吃不下。</p>
<p>“张星瀚,我就非得要回来吗?”</p>
<p>在和李杰交谈了一会后,夏钊放下了手中的事情走到张星瀚面前不解的问,张星瀚看了他一眼,将目光看向了远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