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黑暗未来(2)(第1/3页)最后的北半球
<p>勒拿河下游,距离入海口不到一百公里的河口冲积平原上,一座小城镇在冰天雪地之间显得有些孤单,在北极已经封冻的现在,放眼望去,只有这座城镇在这片白色天地间证明着文明的存在。</p>
<p>城市里,不到两千人的规模以及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让这座城市显得死气沉沉,如果不是港口内还有一些海军士兵的活动,或许整个城市里都不会有人在这个天气内出来。</p>
<p>对于高寒地带的俄国来说,雪地并不能让他们困在家里,让许多人留在家里的只是火炉旁的伏特加。</p>
<p>军港内,一些士兵在码头上迎着寒风等待着,北方的北冰洋冰原远处,几个黑点出现他们的视线里,直到看到这一幕,这些在户外已经待了近十分钟的士兵才在一名军官的带领下走到了一旁的一栋楼房里。</p>
<p>常住人口稀少、仅仅只有在七八月份北极航线通航时才会有大量外来人口进入的季克西,第一次迎来了大量的常住人口,虽然是军队。</p>
<p>北冰洋海面上,三艘破冰船以三角形队列朝着几公里外的季克西港口航行而去,他们身后,北方舰队十几艘小型登陆舰也缓缓而来。</p>
<p>冰封的北冰洋上,破冰船是除了潜艇和航母以外最有用的舰艇,哪怕同属海军的运输舰在北极封冻的情况下也不得不跟在破冰船身后。</p>
<p>在登陆舰队停靠码头之后,军港内的一百多名士兵就开始从舰船上卸下货物,周围的海面上,三艘破冰船正不断的将港口周围的冰层破掉。</p>
<p>也许对于此刻的俄国军队来说,没有什么比军事准备更为迫切的事了,在发现北极冰原上的那些虫子活跃度越来越高后,人类就不得不开始考虑现实问题。</p>
<p>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联合国大会上各国讨论出了一个什么结果,只知道在几天前的联合国大会结束之后,人类文明十几个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国家同时开始了扩军备战,其中以中美俄这三个原本就拥有人类最顶尖军事力量的国家最为疯狂,三个国家内部的军事演习从大会结束之后到现在都没停过。</p>
<p>季克西南部近五十公里之外的道路上,一支庞大的运输车队停在了公路上,在车队后方,另外上百辆私家车也被堵在这里,公路的前方,是一个因大雪而封闭了的山口。</p>
<p>公路旁的一片大空地上,五十多辆军用货车紧凑的停在一起,而上百辆私家车也在一些军人的指挥下紧密的停在了公路上,所有的车辆全都靠在了一起,被十几辆装甲车和上百名全副武装的军人护在中间。</p>
<p>两种群体不可能获得完全的信息对等,而这种信息获取程度上的差异大部分时候就是矛盾的引发点。</p>
<p>在被封闭的山口前方,两名开奔驰车的男子似乎是急着通过山口去往季克西,但却被几名士兵强行拦了下来,双方之间似乎交谈并不顺利,仿佛有大打出手之势。</p>
<p>一旁的一辆BMP-3战车上,一名俄军士兵看着那几名与自己战友争吵的男子,有些愤恨的把手放到了炮塔操纵杆上。</p>
<p>——</p>
<p>莫斯科郊区,俄国生物科学院里。</p>
<p>对于这座落成不到半年的生物科学院来说,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是科学家,其余的全都是来往于这里和几公里之外一个军事基地之间的军人。</p>
<p>一座办公大楼顶楼,威姆斯看着手中的这份计划,又看了看一旁沙发上的一名将领,神情有些不屑。</p>
<p>“你是教育我不懂政治家的思想?还是想告诉我我们这些科学家只是些安慰民众的面子人物?既然决定要炸掉北冰洋外围的一些海冰为什么这计划里会有这么多不合理的地方?其他军事行动我不问,派民间公司进驻是什么意思?”</p>
<p>将领看了看威姆斯,目光随后看向了窗外,语气很随意。</p>
<p>“你要知道,我们的经济在中美俄三个国家里是最差的,中国人可以独立出资、美国人也可以拉上其余一些国家和他一起买单,我们不能那么做,所以必须要借助一些民间资金。”</p>
<p>“哦天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