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白垩文明(第2/2页)最后的北半球
<p>而在其余的一些照片上,拍摄于加里宁诺、托木斯克的一些照片上,数量庞大的虫群正朝着中西伯利亚聚集区的方向运动。</p>
<p>照片文件的最后,一份中俄两国国防部联合声明的情报文件内,人类对这些虫子的社会模式、战斗模式等一些情报信息、在一些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帮助下第一次有了相对正确的结论。</p>
<p>每一只白垩虫都是一个单独的战斗单位,而每一只雌性白垩虫所繁殖出的七十多只后代一起可以组成一个由‘母虫’带领的战斗集群,随着这个集群内其余的雌性白垩虫继续繁殖后代,‘母虫’所能指挥的后代也越来越多。</p>
<p>超级计算机模拟出的结果中,此刻进攻中西伯利亚聚集区的是一支由上百只母虫组成的庞大战斗集群,集群最顶端的那只母虫,最有可能是当初从国际研究所逃出来的九百多只虫子之一。</p>
<p>按照对其雌性物种的繁殖能力的初步估算,当初那九百多只白垩虫中的每一只雌性白垩虫、都可以在现在领导一个白垩虫数量在三十万左右的战斗集群。</p>
<p>结果还表明,这些母虫间不论等级差异,都拥有各自交换信息的能力,每一只白垩虫所知道的信息,只要上级的母虫有需要,都可以被其余任何一只远在世界各地的白垩虫知道。</p>
<p>这种条件下,每一只白垩虫都是侦察兵,都是信息获取点,只要母虫搜集到下方白垩虫的信息,就可以知道自己的集群所在区域内的战斗态势。</p>
<p>文件的最后还有一份声明:鉴于白垩虫物种的社会模式,官方正式称呼这些白垩虫物种为白垩文明。</p>
<p>关掉了平板电脑上的文件,图卡尔颤抖着将平板电脑放到了一旁的金属桌上,此刻他需要思考的不是这个白垩文明的的社会模式等问题,而是自己的部队怎么在白垩文明十几个即将对自己发动全面攻击的集群下存活。</p>
<p>一旁的显示屏上,整个中西伯利亚聚集区范围内的战况图已经更新,输入了最新的战场情报后,图卡尔绝望的看到战况图中自己部队所布置的防御圈外围、出现了一片白垩虫数量大约有一百万左右的庞大红**域。</p>
<p>红**域的中间,是面积只有红**域五分之一的中西伯利亚聚集区;红**域的外侧,是另外一些缓慢朝着聚集区运动的红**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