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正道(请看后面作家的话)(第1/4页)不一样的杨过

    在场英豪都屏住呼吸,却看见了让他们傻眼的一幕。

    只见眼前刘正风镇定如恒,竟将双膝一屈,跪了下来,向那官员连磕了三个头,朗声道:“微臣刘正风听旨,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又见那官员展开卷轴,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据湖南省巡抚奏知,衡山县庶民刘正风,急公好义,功在桑梓,弓马娴熟,才堪大用,着实授参将之职,今后报效朝廷,不负朕望,钦此。”

    刘正风又磕头道:“微臣刘正风谢恩,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说完站起身来,向那官员弯腰道:“多谢张大人栽培提拔。”

    那官员捻须微笑,说道:“恭喜,恭喜,刘将军,此后你我一殿为臣,却又何必客气?”

    两人又是寒暄一阵,刘正风差人送了不少黄金,满脸笑容,将那官员送了出去。直送到大门外。只听鸣锣喝道之声响起,刘府又放礼铳相送。

    这一幕大出群雄意料之外,人人面面相觑,做声不得,各人脸色又尴尬,又诧异。

    刘正风走到群雄身前,脸上洋起笑容,谦虚有礼,揖请各人就座。

    群雄纷纷坐定,仆役上来献菜斟酒。刘正风弟子米为义端出一张茶几,上面铺了锦缎。向大年双手捧着一只金光灿烂、径长尺半的黄金盆子,放上茶几,盆中已盛满了清水。

    只听得门外砰砰砰放了三声铳,跟着砰啪、砰啪地连放了八响大爆竹。在后厅、花厅坐席的一众后辈子弟,都拥到大厅来瞧热闹。

    刘正风面容肃然,缓步走到茶几前,抱拳团团一揖。群雄都站起还礼。

    刘正风朗声说道:“众位前辈英雄,年轻好汉。今日远道光临,刘正风当真脸上贴金,感激不尽。兄弟今日金盆洗手,从此不过问江湖上的事,各位想必已知其中原因。

    兄弟已受朝廷恩典,做一个小小的官儿。常言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江湖上行事讲究义气;国家公事,却须奉公守法,以报君恩。这两者如有冲突,叫刘正风不免为难。

    是以从今以后,刘正风退出武林,也不算是衡山派的弟子了。我门下弟子如愿意改投别门别派,各任自便。

    刘某邀请各位到此,乃是请众位好朋友做个见证。以后各位来到衡山城,自然仍是刘某人的朋友,不过这武林中的恩恩怨怨,却恕刘某不再过问了。”

    说着又抱拳团团为揖。

    群雄听他此言,心中各怀心事,一时之间,大厅上鸦雀无声。

    本来在这情景之下,各人应纷纷向刘正风道贺,恭维他什么“福寿全归”、“急流勇退”、“大智大勇”等等才是,可是一千余人济济一堂,竟谁也不开口说话。

    刘正风转身向外,朗声说道:“弟子刘正风蒙恩师收录门下,授以武艺,未能光大衡山派门楣,甚是惭愧。

    好在本门有莫师哥主持,刘正风庸庸碌碌,多刘某一人不多,少刘某一人不少。

    从今而后,刘某人金盆洗手,专心仕宦,但决计不用师传武艺,以求升官进爵之事。若违誓言,有如此剑!”

    说着右手一翻,从袍底抽出长剑,双手一扳,啪的一声,将剑锋扳得断成两截。他折断长剑,顺手将两截断剑挥落,嗤嗤两声轻响,断剑插入了青砖。

    群雄一见,皆尽骇异,自这两截断剑插入青砖的声音中听来,这口剑显是砍金断玉的利器,以手劲折断一口寻常钢剑,以刘正风这等人物自毫不希奇,但如此举重若轻,毫不费力地折断一口宝剑,在场数百人只怕没有几人能做到。

    闻先生叹了口气,说道:“可惜,可惜!”也不知他是可惜这口宝剑,还是可惜刘正风这样一位高手,竟甘心去投靠官府。

    刘正风脸露微笑,卷起了衣袖,伸出双手,便要放入金盆,忽听得大门外有人厉声喝道:“且住!”

    刘正风微微一凛,他自然知晓金盆洗手绝非易事,如今这一劫,算是来了。此劫若过,则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若是不过,则身死道消,化作孤魂。

    那人话音刚落,便有四个身穿黄衫的汉子走了进来,这四人一进门,分往两边一站,又有一名身材甚高的黄衫汉子从四人之间昂首直入。这人手中高举一面五色锦旗,旗上缀满珍珠宝石,一展动处,发出灿烂宝光。

    这是五岳剑派盟主左冷禅的令旗到了。

    那人走到刘正风身前,举旗说道:“刘师叔,奉五岳剑派左盟主旗令:刘师叔金盆洗手大事,请暂行押后。”

    刘正风躬身说道:“但不知盟主此令,是何用意?”

    那汉子道:“弟子奉命行事,实不知盟主的意旨,请刘师叔恕罪。”

    那汉子乃嵩山派弟子史登达,他说完话后,微微一躬身,道:“弟子史登达拜见刘师叔。”他抢上几步,又向天门道人、宁中则、定逸师太等人行礼,道:“嵩山门下弟子,拜见众位师伯、师叔。”其余四名黄衣汉子同时躬身行礼。

    定逸师太甚为欢喜,一面欠身还礼,说道:“你师父出来阻止这件事,那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