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老朋友里混进来的小朋友(第2/3页)医生从开挂开始

神经细胞,却是有再生的可能性,这就给创伤外科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陆成一直都听得如痴如醉,相关的经验蹭蹭蹭地涨,而且只恨没能够再多听到和吸收一些。

    系统里面转化成的书页都已经超过了十几张,

    这还是陆成的创伤相关的知识太少了,知识结构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吸收的东西实在有限。

    并且,这次的学术会议,除了临床上的学术讨论,还有一些相关的基础研究的讨论,

    就比如说有的教授大拿就在对周围神经细胞再生的药物进行着研究,虽然目前的研究进展不太乐观,但是通过他们在基础研究中展示的一些进展,

    也是至少可以让人看到可以继续研究下去的希望的。

    还有人统计了一组十分痛心的数字。

    每一天,全世界发生的车祸或是意外伤害导致的单肢体瘫痪或者全身瘫痪的患者,分别有五百多和将近一千起。

    也就相当于一年至少有数十万的患者,因为外伤导致了瘫痪。

    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是极为巨大的。

    虽然有这么多的患者对外伤性瘫痪有强大的治疗意愿和需求,但是无可奈何的是,

    外伤性的瘫痪,在很多时候就是一种绝症……

    除了以上分享的一些病例之外,还有人则是带来了一些比较奇葩的病例,

    比如,有人就喜欢用一些草药或者各个地方的土办法治疗关节疼痛,然后导致了皮肤过敏,再导致感染,导致神经性炎症发生而致的瘫痪。

    ……

    听到这里的时候,爱德华教授忽然问陆成道:“亲爱的陆,你是来自华国。”

    “你觉得你对华国的国医,是怎么看的?”

    陆成看了爱德华教授一眼。

    说:“我不懂,所以我也不知道怎么去看。”

    “但是有句话说得好,存在即是有理的。”

    这个问题就太宽泛了,陆成可不敢去回答,而且即便是他自己的病人来问的时候,陆成也会这么讲,有没有用,你要去问中医,

    不能说都是修东西的,我一个修电脑的,你问我车怎么修,我是真的说不出来。

    爱德华教授则是说:“存在即是有理的,这句话肯定没错,但是陆,你有没有想过?”

    “华国所谓的国医号称存在了上千年以上,这一点没错吧?”

    陆成点了点头。

    “那为何这么久的时间里,天花一直持续?”

    “为何这么长的时间里,肺痨都几乎是不治之症?”

    “为何这么长的时间里,孕妇的死亡率,超过百分之十以上?”

    “按照你们华国信服的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话,难道经过上千年的检验,还不能够检验出,它就不是真理么?”

    爱德华教授说到这里的时候,又是连忙解释道:

    “我只是单纯地和你谈论学术问题,并不是偏颇与轻视你们国家的国医。”

    “我从未在任何场合去污蔑另外一个医学学科,包括韩医,或者其他国家的医生。”

    “只是我比较好奇你们之前的传承而已。”

    “假如它真的是非常有用的话,那么你们华国现在应该还是继续走国医路线才对。”

    爱德华教授的这个问题,让陆成微微皱了皱眉。

    可能这个问题,由一名真正的中医来回答,才是最合适的,不过可惜陆成不是。

    “爱德华教授,虽然我承认你讲的是有些道理,但是医学的共同目的都是让生病的人恢复健康,所以,不管是国医也好,是现在的临床也好。”

    “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我们需要求同存异。”

    “或许也是我们还不够了解医学的真正本质呢?”

    “毕竟它存在了那么多年,它肯定也是有自己的发展的,而且发展的时间比我们还要长很多。”

    陆成就只能这么回答。

    爱德华教授却是笑了笑道:“亲爱的陆,我觉得你的思维还是太。”

    说着他比了比一个圈:“桎梏了,”

    “时间存在得长,可证明不了什么。”

    “单细胞的浮游生物存在的几亿年,但是它还是没有智慧,”

    “古代的猿人存在了数百万年,他依旧没有文明。”

    “在科技革命之前,数千年乃至于万年的发展,仍然会沦为殖民地。”

    “难道你还看不清楚吗?社会一直在进步,后来的人,永远都比以前的人更加有学识和看得更高更远!”

    “假如你只是拿着几本几千年前,几百年前的经书奉为至宝,那最多也就只能治疗以前的病,如何治现代的病?”

    说到这里,爱德华教授感慨道:“对于疾病的认识,发展得多快啊?”

    “几十年前,肩周炎这个说法是被认可的。”

    “现在,已经没有了肩周炎这个酱油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