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我真伟大【5200字求月票】(第3/4页)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

,都一样。

    陈锋想打赢千年之后的战争,所以他得追求极致,从现在开始就要探索符合人类大脑结构的完美逻辑运转方式——快慢结合,中西不分。

    他要让后人的大脑里方块文字和拼音文字并行,随时随地无缝切换。

    然后,当后人的知识水平不断拓展,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再自行选择接下来的侧重点。

    如果部分后人准备从事纯技术工种,则以中文为主。

    部分后人准备从事最纯粹的理论研究,则让其思维模式逐渐偏向英文。

    这是一种相对的侧重偏向,在具体实践中也会因个体差异而呈现不同选择。

    最后必然还有一小部分人从不同的道路殊途同归,对两种语言自然而然的都掌握到熟练精通,可以既广且深的涉猎所有核心知识,成为引领时代的大学问家。

    至于陈锋如何实现这看似天方夜谭的构想?

    其实一点都不难。

    他甚至早就计划好了准备工作,并且其实已经做过。

    正是《复眼者危机》游戏。

    通过虚拟现实的技术,在现实世界的基础上覆盖第二世界。

    在上条时间线里,十八年磨一剑的《复眼者危机》发布于2038年。

    世界从此改变。

    人们提前一百年玩到了全方位以假乱真的真·次时代“游戏”。

    人们在这游戏里无所不能,既能享受虚拟现实娱乐带来的满足感和愉悦感,还能在这里完成基础知识的奠基。

    全球各地的人都因为这一款似游戏非游戏的软件而联系在了一起,许多因为相互不了解而存在的文化隔阂在无形中消弭。

    并且更恐怖的是,陈锋完全不像个资本家。

    他做游戏的初衷压根就不是为了赚钱,所以他的骚操作很多。

    为了防止冲击到第一世界的生产力发展,他将人均在线时长卡得很死。

    听说你想增加在线时长?

    那可以,你去学东西,去考试,考试合格增加游戏时长。

    你要能在游戏里读成个博士,那你每天能玩八个小时。

    当然了,博士也有博士的苦,博士的游戏任务直接就变成了要求你在现实里达到什么成就。

    就是这么坑,这么霸道。

    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

    要换个人这样做游戏,早死得透透的了。

    但偏偏陈锋手中又掌握着旁人无法企及的技术优势。

    并且全球各地政府吃到了《复眼者危机》这种奇葩运营模式的人才红利,非但不捅陈锋的刀子,反而“为虎作伥”,成为星锋游戏的羽翼。

    等到星锋研究院和星锋游戏联合开发的全息头盔问世,并且低价全面发售后,人类的全息时代正式降临,《复眼者危机》的影响力再涨,并最终火了两百年,成为了文明大融合的重要助力。

    用第二世界去覆盖第一世界,让文化先在第二世界中融合,可以有效消弭矛盾。

    在上条时间线里,当时陈锋为了方便不同语种的人在游戏里交流,嵌入了统一翻译功能。

    这次他拿出了新的主要思路。

    削弱翻译功能的适用范围,故意错位不同语种用户在游戏里进行某种互动时的语言。

    比如汉语用户要使用某种功能,结果打开一看却是全英文界面,还直接不让开翻译,只能使用游戏自带的字典一个一个的去查单词。

    这种功能的奖励还特别丰厚,一旦错过悔恨终身的那种。

    甚至更丧病一点,文字都没有,直接就纯语音,逼着你练听读。

    当然,他在游戏的推广阶段不会弄得这么丧病,但等稳住阵脚,陈锋就准备开始各种花式作死了,反正别人拿他没办法。

    他也不求一蹴而就。

    假定这次他加大投入后,《复眼者危机》可以在2035年开始公测,那么他将用接下来的五十年时间,横扫两代人,总能见到成效。

    打定主意后,陈锋反手将孟晓舟叫了过来,

    “光影工作室和游戏公司的筹备情况怎么样了?”

    孟晓舟:“一切顺利,光影工作室最迟两个月后就能挂牌成立。星锋游戏大约还需要五个月。”

    陈锋大手一挥,“加大吸金力度!尽快筹备《纵横星空》电影制作团队,去银行洽谈贷款,我要加大对星锋游戏的投入,三个月内,必须给我把摊子搭起来。我这里有一份名单,你按图索骥。”

    陈锋给了孟晓舟一份长长的名录。

    统统都是在上条时间线中,曾在《复眼者危机》游戏开发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的知名人物,譬如陈良奇、何安琪、向日等人。

    这些人在上辈子对陈大师爱恨交加,被他三年又三年的十八年超长开发周期折磨得死去活来。

    项目一直在封测,测了又测。

    这些梦想青年熬啊熬,等啊等,等不下去了就各种来又走,走了又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