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寻踪觅迹(第2/3页)柯学验尸官

电视台不远的警视厅大楼赶到现场。

    林新一将松尾交给搜查一课暂行看管。

    同时,他让鉴识课的人马给松尾贵史做硝烟测试,并且负责调查那支手枪是否有指纹、皮屑。

    而林新一自己,则是和毛利兰、浅井成实一起这9楼的杂物间进行勘查。

    9楼的杂物间,正好在4楼发生命案的那个杂物间的正方。

    不出意外,这里便是松尾贵史当时开枪射杀诹访道彦的作案现场。

    他们来这里勘察,为的就是找到证明松尾杀人的证据。

    而刚刚在直播镜头下义正严词向嫌疑犯松尾宣战的毛利兰小姐,这时来到现场,却是按捺不住地展露出了内心的不安:

    “林新一先生,我们该从哪开始下手呢?”

    “是啊。”浅井成实也轻轻感叹:“如果硝烟测试真的不起作用,枪又找不到他的指纹和皮屑,那我们该怎么来证明是他开的枪?”

    “先别为这些问题着急。”

    林新一却是不像小兰和成实那样,急于找到一个明确的方向:

    “把现场勘查工作做好了,将能找到的线索都找到。”

    “或许到时候,答案会自己浮水面。”

    “别愣着了,开始工作吧。”

    “这个杂物间并不大,如果有证据,应该很快就能找到的。”

    “嗯...”毛利兰和浅井成实齐齐点头。

    现场勘查,最先查的就是肉眼可以找到的可疑物品。

    而他们很快就有了工作成果:

    “这个柜子里,藏着一把透明雨伞!”

    “伞面中心开着一个手臂粗细的洞...”

    浅井成实用戴着手套的手,小心地将那把透明雨伞从柜子里拿了出来:

    “我明白了!”

    “凶手一定是戴着手套,将手枪从洞里伸出伞面,再开枪射击。”

    “这样一来,开枪时溅射出来的射击残留物,就全都被手套和伞面给挡住了!”

    “这就是凶手用来逃避硝烟测试的手法。”

    “说的不错。”林新一毫不吝啬地加以鼓励,却又不留情面地泼了冷水:

    “但光知道手法可没用...”

    “你看看,伞身有残留指纹吗?”

    “或者,能找到他戴的那副手套吗?”

    “这...”浅井成实微微一愣。

    他当即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伞身,然后又仔细在房间里搜查:

    “没有...伞找不到指纹。”

    “那副手套房间里也找不到,可能被凶手用什么方法处理掉了。”

    “那这把伞就当不了证据...”

    “甚至,它都没办法证明,这个杂物间就是凶手开枪杀人的作案现场。”

    林新一轻轻一叹:

    要证明松尾贵史是凶手,得先证明凶手是利用那个在9楼向下射击的手法杀人。

    而要证明凶手是利用这个手法杀人,除了已经从地面找到的弹孔以外,还得证明,这9楼的杂物间是凶手开枪的作案现场。

    而9楼杂物间是作案现场,目前还只是他们通过案情反推出来的。

    要证明这一点,还得拿出实打实的证据出来。

    “让我想想...”

    “凶手是把头探出窗外,向下射击。”

    “那弹壳肯定是抛到了窗户外面,掉到了马路,在这房间里是找不到的。”

    “不过,凶手用的是自动手枪。”

    “而自动手枪的硝烟喷射,形状呈向下的半圆。”

    “所以,就算伞面挡住了射击烟雾不向后喷射到凶手身,肯定还会有一部分射击烟雾,喷射到了窗户外墙的墙面。”

    林新一很快想到了,一个证明这9楼杂物间是作案现场的办法:

    “这杂物间的窗户外墙,必然有射击留下的残留物!”

    “只要提取窗户外墙的射击残留物,再做硝烟测试,就能证明这里是凶手开枪的作案现场!”

    “毛利小姐,你就来负责提取射击残留物吧!”

    “嗯。”毛利兰点了点头。

    “对了,你知道该用哪种方法来提取吧?”林新一特地询问了一下。

    不出意料,好学生毛利兰给出了完美的回答:

    “窗户外墙是表面比较平整,但又相对凹凸不平,且污染较大、光洁度低的客体。”

    “提取这类客体的射击残留物,应该用AC纸提取法。”

    AC纸是一种特殊纤维制作的薄膜,附着力强,薄膜强度及渗透性能好,适合提取凹凸不平物面的射击残留物。

    回答林新一的问题,毛利兰很快就打开现场勘察箱,按照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摸索着操作起来。

    她先用镊子夹住一片AC纸,将其浸泡在丙酮液体之中。

    待到AC浸泡软化后,毛利兰又小心地将其取出,贴到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