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告状(第1/2页)掌家娘子的团宠日常
而正在一勺一勺用着燕窝粥的崔老夫人将瓷碗放下,漱了口后,接过桃粉色衣裙女子殷勤递过来的帕子擦了擦嘴角。
随后训斥道:“闭嘴吧,以后这话少说。”
“四房那边的事儿,你也少掺和。”
桃粉色衣裙的女子吐了吐舌头,撒娇道:“娘,儿媳知道啦。”
从穿着打扮和行为举止来看,这女子年纪不大,不过是二八芳龄,俩人虽是婆媳关系,实际上则更加亲近。
乃是崔老夫人的娘家侄女,亲上加亲,嫁进了尚书府。
虽然是尚书府的老夫人,可她年纪并不大,跟贺氏不分上下,比崔尚书小了快两旬了,真真是老牛吃嫩草。
得一子一女,大儿子比崔元衡大一些,去年及冠随后就娶了亲。
老夫少妻,而且她一个继室,前头那位的子女,她才懒得管,不仅她不管,还训斥着儿媳妇也不许管。
小袁氏年纪小,还是个活泼性子,不过也知轻重,自然不敢搅合四房的事儿,不过一点也不耽误她看热闹。
对于继室夫人,崔尚书还是比较放心的,这么多年也没有什么幺蛾子。
老四这事儿,怕是崔府这么多年唯一的糟心事了。
此刻崔尚书依旧在跟长子下棋,听到下人回禀之后,气的又将棋子扔了。
“你瞅瞅,这真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一个小小的农女,谁给她的底气?”
崔家鸿看着已经混乱的棋盘,无奈的撇了一眼自家老爹,你确定是因为这个生气?而不是因为你要输了?
不过,他没揭穿自己老爹而是一个一个的将棋子收起道:“自然是她相公了。”
崔尚书气的吹了吹胡子,“一个小小的举人罢了,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而崔家鸿则笑着道:“这可不止。”
崔尚书拿起茶碗闻言撇了他一眼“这话怎讲?”
崔家鸿依旧不急不慢的道:“王崇贤老先生您可还记得?”
崔尚书诧异的道:“太子少傅,王大儒?”
崔家鸿点了点头,依旧面带微笑道:“四弟的长子乃是王大儒的关门弟子。”
这下崔尚书愣住了“还有这事儿?”
王大儒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那可是桃李满天下的当代大儒啊,当年任太子太傅,后来太子出事许多人被清洗他自然也没有逃过不过圣上看在先帝的份上没有杀他的头直抄了他的家。
但是他为官清廉家中除了书以外,过的十分清贫,他的儿子被流放路上死了,夫人也死了,倒是嫁进武安侯府的女儿还活着。
不可为不凄惨。
一想到这些崔尚书的神情变的萧肃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才看向长子“这么说老四这个儿子还有两下子?”
崔家鸿点了点头,清理干净了棋盘道:“上次嘉安郡主被关进宗人府,应该就是他的手笔。”
“可知道现在御史台那位,跟他还是师兄弟呢。”
崔尚书闻言捋了捋胡子,随后撇了长子一眼,“哼,你派人去接老四一家,倒是也没有闲着。”
崔家鸿笑着道:“爹,这样不是办法,老四到底是我亲弟弟,这么多年过去了,什么仇什么怨还不能消?”
崔尚书直接把茶碗重重一放,“哼,别跟我提那逆子。”
“不过他倒是给我生了个好孙子。”
“衡儿那孩子什么时候来?”
他竟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见见了。
而崔家鸿看了看天,笑着道:“应是快到了。”
果然,崔元衡接到消息之后,简直快马加鞭的往回赶。
今日他受邀跟其他同窗一起去法华寺论文章,马上就要下场了,这也是最后一次学子相聚在一起了。
因此受到消息就晚了些,当到家中发现,叶小楼已经出发了,如今一家老小都在尚书府,崔元衡就算不想去也得去。
而更让她吃惊的是,自家娘亲和弟妹进京这么重要的事儿,他竟然在所有事儿都尘埃落定之后才收到的消息。
可见崔家做事之小心。
从南康城到京城,马不停蹄坐马车也要两三日。
怕自家娘亲定是被哄骗而来的。
也是,只要有父亲的消息,他娘绝对乖乖让干啥干啥的。
崔元衡叹息,只能在这时登上了尚书府的门。
门房早就得到过嘱咐,自然不敢怠慢,在前头带路了。
而崔元衡什么时候进门,叶小楼自然是不知的,此刻她带着弟妹给公爹行礼,第一次见面,自然要行大礼。
叶小楼虽然不喜欢跪拜,不过,古代规矩如此,在一个,这是崔元衡的亲爹。
俗话说,跪天跪地跪父母恩人,到也没那么排斥了。
而崔四爷也细细的打量着这个儿媳妇。
长的那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美貌,只是没想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