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斩腰弹章(第1/2页)大明从慎重开始

    陛下再任都御史一职,表明需此子纠察朝野。

    刘健等人猜到弘治皇帝的心思,按捺住心中的悸动,话到嘴边又咽回去。

    弘治皇帝看曹元的弹章,看完后,一字一句:“曹卿家在京中庇护王云成?”

    绍兴府诸州县父母官,弹劾和揭举,但疏奏却没送到内阁。

    弹劾的官员,反倒被人揭举,入狱了。

    严成锦神色淡然:“王云成是一小人,曹大人却视之为心腹肱骨,不知其为悖逆之徒,蠡国之贼。”

    他的弹章,分为轻轻弹、认真弹和致仕弹三个等级。

    轻轻弹只是刮痧一下,致仕弹是乐于助人的。

    认真弹,是乃重拳出击,要么流放,要么免官。

    刘健几人目光,审视着曹元,此罪为结党营私,欺上瞒下。

    乃重罪!

    曹元反应过来,怒道:“胡、胡扯!本官合何时截过疏奏?!”

    韩文喟叹一声,以贞兄轻视此子的弹章了,说有必定有证据,不知多少上三品大臣,陨于此子的弹章下。

    王琼等人也投来同情的目光,曹元显然还不知道严成锦弹章的厉害。

    此子不出手则矣,一出手就是有证据,要致仕的。

    “敢问,王云成可是曹大人的门生?有书信往来?”

    “是、是又如何?!”

    曹元底气十足,严成锦想迫害他,陛下和诸公一眼就能看出来,能让他胡作非为?

    严成锦再抽出一封册子,道:“陛下请再看这本册子。”

    这本册子,是新昌知县王宾托御史传到都察院,郑乾转交给他。

    弘治皇帝看完疏奏后,面上阴冷得如寒冬腊月,看向曹元的目光大变。

    诸公心中大震,好奇这封疏奏写了什么。

    只听,严成锦淡然自若:“臣刚重掌都察院,还未来得及调查。

    但送去内阁的疏奏被截,而送都察院的疏奏未被截。

    臣猜测,拦截疏奏的人在内阁。

    王云成监守盗粮三百七十石,草一千六百束,银一千三百八十两。

    虽未派人调查,但新昌和长乐等六地父母官联名上疏,绍兴府必定发生了大事!”

    弘治皇帝怔在龙椅上。

    诸公瞳孔猛地一缩,咬牙切齿,太白山的银矿刚被发现,王云成就贪墨了一千三百两?

    曹云呆在原地,如同有一只鬼在身后吹了一口气,阴风阵阵。

    严成锦继续掏了掏袖口,又抽出一本册子:“陛下请再看。”

    弘治皇帝和诸公已经看呆了。

    “这是?”

    “这是王云成托人在京城新区购置的宅邸,全额缴付,两万五千两。

    据吏部宗卷记录,王云成出身山西洪洞,家中并非富户。”

    大殿中一片沉静,如同一个人也没有的空殿。

    弘治皇帝双目通红,眸中闪过一丝杀人的目光。

    王云成的俸禄只有三十八石,折算银二十两左右,当官当到致仕也未必有这么多银子。

    诸公倒吸一口凉气。

    曹元踉跄一步,惊慌失措有些失仪,不可置信地看向严成锦。

    他是何时调查本官的?

    又是如何得到如此多罪证!

    刑部尚书王鏊沉声大喝:“如此贪官,当处以斩腰!”

    诸公皆是干脆果断的人,对处以死刑司空见惯,不觉得有何不妥。

    严成锦心中不由可怜一秒钟王云成,要是能枪毙多好,斩腰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

    不过,这是为了震慑其他官员,故刑法极为严酷。

    法家的以法治国。

    大明虽以儒学治天下,但依旧有法家的影子。

    “曹卿家有什么要说的吗?”弘治皇帝声音阴冷。

    曹元与王云成有密切书信往来,不管是不知,还是被蒙蔽。

    皆有包庇之罪。

    曹元心中后悔万分,对王云成的腐朽之事知晓一些。

    谁当官不收点贿赂?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王云成瞒着他贪至如此地步。

    “臣冤枉,臣委实不知情,王云成在书信中,与臣并不是这么说的。”

    弘治皇帝闭上眼睛,沉声道:“曹元下狱,交由刑部和都察院审问。”

    王琼身下的两股抽搐起来,此子又下了一个二品大官。

    张敷华面色僵硬,他才入京半年……

    杨守随还没到家呢吧?曹元就凉了!

    谢迁等人虽然见惯了,可此刻同样目瞪口呆。

    心中却无多少同情,正是由于曹元在京中庇护,坊间的贪腐,才屡禁不止。

    萧敬头都快低埋到胸口了,不敢看严成锦的目光,生怕被注意。

    弘治皇帝道:“带下去吧。”

    曹元双目无神地瞪着,宛如木头般,就被锦衣卫拖下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