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 君臣齐心(第1/2页)大明从慎重开始

    东暖中,

    朱厚照的御案摆放着六本疏奏,内人手一本,都是弹劾某人尸位误国。

    不仅要银票,还要银子。

    这就是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啊,刘秀有好果子吃吗?

    朱厚照摸着下巴,心里盘算起来:“诸位师傅,你们与老高同是大学士,相煎何太急?”

    “有这银子,不如修缮宫中的殿宇和值房,寒冬凛冽,百官冷得腰膝酸软,也没有怨言,不就是想替朝廷省银子?”谢迁直言。

    严成锦抬头看向谢迁,确定过腰子,不是肾虚?

    李东阳也不想严成锦惹麻烦,“臣想给新皇,说一则典故。”

    “朕有些累了,明日早朝再说吧,老高你留下。”

    李东阳:“……”

    诸公:“……”

    李东阳领着诸公退出大殿。

    朱厚照站起来,似乎为诸公刚才将他当傻子,依旧有些不高兴。

    “老高,户部不给银两,朕想到了一个办法。”

    “新皇是说?”

    “嗯,抢自己的国库不算抢,朕带着禁卫去,京仓的主簿,难道还敢拦不成?那朕将计就计宰了他。”

    “……”严成锦。

    按理说,皇帝要银子,户部无论如何也要批给。

    但明朝的皇帝,大多好说话,可以拖着不给,然后往死里劝。

    成化皇帝向户部要银子,户部尚书周经就经常劝阻,以至于皇帝只能从内帑掏银子,最后掏空。

    大抵除了朱元璋和朱棣,没有谁能说一不二。

    “臣不敢。”

    严成锦不认为朱厚照能瞒住,百姓知道皇帝抢了国库,脸色会变成正方形吧?

    沈万三虽不是明朝人。

    可明史中,沈万三与朱元璋的感人故事,已经被他收录到“和皇帝做朋友的一百种死法”中。

    眼下怂恿朱厚照抢国库,就是其中一种。

    “新皇劝王大人,还能要到银子。”严成锦道。

    朱厚照知道严成锦不敢,“你要一千万两,国库也没有,你可知道瓦剌和鞑靼,在建边陲的卫所?”

    严成锦略微思索片刻,眼下,只有太皇的内帑还有银子了。

    回到都察院后,询问叶准太皇弘治的踪迹,竟去了固安泡汤,看来太皇微访的范围和爱好,越来越广泛了。

    抬头看了眼窗子外的天色,京城到固安有青石官道。

    此时去固安,还来得及。

    严成锦命人准备马车。

    “太皇在固安,可曾问了什么?”

    叶准看了左右,颔首点头:“问了,用膳就问这家客栈是谁的,吃茶就问这家茶楼是谁的。”

    “太皇为何这么问?”

    “想看哪家不是您的。”

    “……”严成锦。

    六驱马车在官道疾驰,何能特意学习过御车术,两边景物飞速后退,车速却还算平稳。

    严成锦不由深思起来,看来太皇对他的家财很感兴呀,要不要主动邀请他到府?

    ……

    固安,汤池。

    太皇弘治拿起身边的木槿叶,池边还有锦盒,装着香料、皂荚和花瓣等杂七杂八之物,一人占了一个汤池。

    一看是大户人家,肩头搭着白布的小工走来,讨好似的笑道:“爷,搓澡不?”

    “去去去,不搓不搓。”萧敬一脸嫌弃。

    一日搓百十个人,哪能让这等污浊的手,脏了太皇的身子。

    太皇弘治转头,看向旁边有不少这样的小工,有些好奇:“你过来吧。”

    “……爷,要不咱来?”萧敬道。

    小工已经抢着往太皇弘治的背皂荚,太皇弘治问道:“一日能赚多少银子?”

    建此汤池,是为安置固安的百姓。

    能赚多少银子,县令有无误报祥瑞,他也不清楚。

    “有一两银子……”

    小工看周围几个大汉满是警告之色,心中有些发毛。

    听到这个数目,太皇弘治眸子微微一紧,这几日,他熟悉许多百姓的生计。

    茶楼伙计八分纹银,客栈账房一钱三分纹银,木匠九分纹银……

    都比弘治年间,近乎多了一半,而且,力役供不应求。

    这小工一日就赚一两银子,委实少见。

    小工道:“手艺好,老爷才给赏银。”

    半刻钟后,萧敬站来一步,早就看这小工不舒服,正好可以支走,“爷,严成锦来了,穿着红衣不便过来。”

    片刻后,林子中。

    太皇弘治已经更衣,深深的看着严成锦许久。

    “寡人听说,固安有不少你的门铺。”

    此子的门铺,多到令人咋舌的地步,亏这家伙还整日向国库要银子,真想让锦衣卫看看,银子是不是真都花到唐宋去了。

    严成锦心知,太皇来固安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