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两个贴身侍女的身世(第2/3页)大唐逍遥地主爷

,公、侯、伯、子、男。

    虽然是最低等的男爵,可起码这是堂堂正正的贵族阶级了,朝廷给的,能不牛??

    对了,老头子叫李平,表字现芝,这退休了,按说该享享清福了吧,

    朝廷又赐金又赐银的,还赏赐了一堆土地,偏偏老兵头天生操心的命,还见不得可怜人受苦,

    碰到饥荒年,来了流民,就收留,流民就是叫花子,乞丐。这也是老李同志,听两个侍女唠嗑的时候听来的,

    当初一块儿退休的战友,有家有业的,自然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可兵荒马乱的,总有一些没爹没妈没媳妇,又没家没业的光棍儿,就被老头子收留了一些,留做看家护院。

    还有那缺胳膊少腿的,老兵头看见又心软了。

    得!都收下吧,遇上了没人要的,没爹没妈的孩童,也弄了一堆回来,大都分给那些退休的兵大爷,当了过继的儿子女儿,

    也算是给那些残疾人的后半生,找了个依靠,同时也让流浪的孩子不至于饿死街头。

    仔细想来,这一世的老爹,就和收破烂的也没啥区别。

    可是李钰却发自内心的敬佩,不论前一世,还是这一世的老爹,都是忠厚老实,天性善良。

    这不,身边两个伺候的侍女,也是老爹发善心,救回来的。

    可小看不得这两个娘子(娘子是对唐朝女人的称呼,不论大小都可以称呼为娘子),

    那总是一脸大家闺秀,正经的不要不要的气派女,名叫王可馨,随母姓。

    可不是一般家庭出身,其父为河北道,安东都护府,管辖下之辽东太守,正儿八经的四品封疆大吏,朝廷命官。

    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名声极好。

    可是物极必反,太清了,也太直,世上的事儿,你要是过头了,反而会成为招惹祸事的根源。

    能力倒是很棒,奈何性情耿直,说白了直走不拐弯。向来被同僚不喜。

    其母为太原王氏的庶出分支,太原王氏,那可是相当牛叉的千年家族,虽是庶出分支,可也很是难能可贵了。

    要说这种家庭,也算是相当不错了,可命运如果开起玩笑,谁能阻拦?

    一切只因辽东,靺鞨一个小部落造反,受了牵连,被整成了替罪羔羊。

    说是牵连有些勉强,其实说白了,太守大人不会拍马屁,后头又莫得靠山,百姓眼中那是没得说,名声响当当,可是有啥用??

    关键时刻,那些百姓说了不算啊,朝里没有靠山,同事又互相挤兑。

    最终被几方势力绞杀,推上桌面,牵连成了替罪羊,牺牲品,被判了个流放三千里,妻女充入教坊司。

    太守大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清廉半生,哪能咽下去这口气?抑郁成疾,还未等到发配,就病死牢狱之中。

    巧合的是,老兵头跟随程咬金前去平乱,便动了恻隐之心,使些银钱,又动用关系,把太守妻女从教坊司里买了回来!

    当年此女,哭求着老兵头为父报仇,老头子虽然忠厚善良,却是嫉恶如仇,生性刚烈,

    知道了真相后,实在也气不过,就动了真火,酒后吐真言,和老兄弟程咬金商量,要去宰了那两个诬陷太守的狗官,

    还没等商量出结果,气头上的老兵头,就醉的一塌糊涂。

    等醒来,已经过去了一天一夜。

    那两个狗官也已被程咬金寻了个由头,斩首在大营里,理由是克扣贪污平叛大军的粮草,并且证据确凿。

    当然了,所谓的证据都是程咬金胡编乱造,捏造出来的,纯属子虚乌有。

    背后的势力,肯定不能善罢甘休啊,可也奈何不了程咬金。

    程咬金是谁??

    大唐出名的**子,长安城里的混世魔王,

    其曾祖父程兴,北齐兖州司马。

    祖父:程哲,北齐晋州司马。

    父亲:程娄,济州大中正

    虽然程咬金的祖上三代,都是大贵族,可他自己,自小好武,善于使用马槊。

    于这学问一道,却没能继承书香门第的传承。

    大字都不认识几个,说难听点,除了会写自己的名字,

    学问上,还真是羞于见人,偏偏又是猛将一员,还救过当今陛下李世民的两次性命。

    其正妻两位,前一位病故就不说了。

    后一位正妻,乃是五姓七望的清河崔氏长门嫡女,千年世家贵族传承,加上又是陛下驾前的功臣,后台那是比铁都硬。

    发起浑来,宰两个五品地方官,也不算啥稀罕事儿。

    各方势力眼瞅着程咬金行凶,恨得牙痒,又无可奈何,最后终究还是不了了之。

    老兵头满心欢喜的带着太守妻女回来蓝田安置。

    这太守的女儿,感恩戴德,发誓要报答老爷子一生一世。

    这也是为何一个贴身侍女,却一股子官宦人家的威严和派头。

    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