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试衣 瓷器(第2/3页)老乡请淡定

的,又开始表演了,一脸的泫然欲滴。

    这丫头前一段时间,性子变得赵起武都觉得她好像换了人一样,说个什么话就害羞的不行。现在两人在一起久了,才开始慢慢恢复了以前的模样。

    但是赵起武这会儿因为某些原因,只能继续坐着不动:“着急啥,这不还有几分钟呢!等预备铃响走都不晚……”

    柳清影盯着他,再盯,一直盯到他都不自然了,才一转身抓起自己的衣服:“你不走我走,我去那边屋里换去,哼!”

    走出了门脸就有些红,又鄙视地嘀咕了一句流氓,才跑另一个房间换好了衣服。

    等她穿好了衣服出来,赵起武已经把正治课本重新背诵了一遍,也走了出来。

    ……

    走在上学的路上,柳清影都有些沉默。

    赵起武没话找话说:“怎么了?你要真不喜欢穿的话就算了,回头我再让人捎过来几件别的。”

    “不是,没事儿。”柳清影低着头赶路。“快走吧,一会儿迟到了。”

    其实预备铃进教室都有些惹眼了,这俩天天凑一起,班里学生都明白。不过俩人学习好,老师都不说什么。

    学习这个事儿就得有人带,得有环境,不然的话大多数人是做不到自己一直坚持的。

    为啥普通学校里学生升学率就低呢,因为天花板太低了,大家都没了追赶的榜样。

    一场考试总分一百五十分,考到一百二十多的就是厉害的,及格分九十分,考到一百分的都觉得自己挺差不多的。实际上放到好学校里,不到一百三连排名次都排不上。

    现在赵起武就给柳清影做了个榜样,他直接背书。

    在这种情况下,柳清影也下劲的很,虽然比不上他,但是比普通学生也好一截。虽说现在还没月考,但是平常已经能看出来了,老师平时提问什么的,从来都不打磕绊的。

    至于老赵,老师们都不提问这厮了,没意思,不具备参考价值。

    别人回答问题只回答重点,这厮直接整段整段的背诵,老师都没法说他。最多也就是说一句没必要背诵那么多,到考试的时候只需要写第一句就可以拿分了。

    提问一般的好学生,是为了刺激其他学生好好学习,争取早日追上。提问他这样的,只会让其他学生觉得绝望,老师又不傻,提问他干啥。

    反正俩人学习好,所以有些事儿,老师们就当看不见。

    不然怎么说,你们俩这样会影响学习的?至少也得等考试成绩出来不是。

    ……

    中午的时候,老赵又邀请膨大素一起去自家吃羊肉泡馍。

    吃完去送两个女生去上培训班,赵起武顺带去仝老板那里拿钱。

    现在老赵和膨大素自觉了,就不上楼去凑热闹,免得等人家开始跳舞就赶他们下来。

    所以之后膨大素就回家,老赵则是回出租房。

    在屋里坐了一会儿,赵起武就想起来,该干正事了。

    找着地图,找出来洛市另一个制造‘工艺品’地点,他准备去看看情况。

    其实有更近的,但是他不想去,家门口的这个地方,是造玉器为主的,老赵不打算做玉器,只准备做工艺品。

    洛市的那个地方,瓷器就更专业点。

    用了半个多小时,赵起武才找到了自己想要找的人。

    ……

    赵起武这次找到的手艺人姓姜,在专业领域内,那是有相当的名气的。

    三年前这位做的陶俑在京城,被历史博物馆和古宫博物馆给买走了。

    历史博物馆买了三次,花了八十万元。古宫博物院买了两次,花了十万元。

    因为数量实在太多,博物馆怀疑这是有人盗了古墓,报了警找到了出货人,顺藤摸瓜找到了做陶俑的人——这下人们才知道两家馆抢购的东西,原来都是现做出来的。

    能让两馆里的人都认定是真的,那就和真的一样了,反正老赵不觉得自己拿出去的时候,别人就能看出来是唐朝的还是刚搪出来的。

    而且姜先生现在不是自己干的,自从上次的事件之后,人家现在是姜老板,组织了几个工人一起干。

    所以赵起武一来就开门见山:“姜老板,我要的东西是打算卖出去的,你得给我弄好的。钱不是问题,东西你得保证质量。”

    姜老板也不意外,实际上现在已经有人找他谈过,只不过一般人没门路运出去,只能继续在自家地盘上瞎折腾。

    想了想,姜老板直接带赵起武到库房里,随手一指:“你自己挑两件,回去让人看,质量不好了你来退回来,合适的话,下次你来再多买怎么样?”

    赵起武点点头,小心翼翼的颠着脚,从一地的瓷器中,挑出来了两个:“就这两个,多少钱吧?”

    ……

    重新回来三河镇出租房,赵起武给这两个陶俑都贴了个标签,中午的工作就做完了。

    做标签是为了以后弄混,做唐三彩的国内还有个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