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羬羊脂(第1/2页)洪荒四万年
欧阳维在图书馆工作已经有49年了,从管理员一路做到馆长,然而如今也就只剩一个光杆司令。
四十多年来,他可谓是见证了图书馆的兴衰,从最初的看书学习的地方,逐渐沦为网红拍照打卡的圣地。
不知何时,人们不再关心书里的内容,只在乎它的封面好不好看,以及名气是否足够大,能够拿来发朋友圈装逼。
他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过除自己之外,还有人能静下心来翻开一本书,坐下来认认真真地。
欧阳维心里十分清楚这是大势所趋,在这个连一张厕纸都能拿来浏览网页的信息时代,书籍作为知识的载体,似乎已经显得有些落后了。
这也是他的图书馆逐渐沦为博物馆的原因,偶尔有客人来也是为了拍照留念,可谓真的就是用来摆的。
最初他固执地把这些人全部都赶出去,结果是来的人越来越少,最终彻底无人问津。
今天却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在大量的书中偏偏挑了一本《山海经》,让欧阳维不禁觉得又是一个装模作样的人。
毕竟在这个年代,《山海经》中的内容已经没有多少注解留存下来,基本上就不是正常人能看懂的东西。
然而这名年轻人却一坐就是半个小时,还看得津津有味,愈发地引起欧阳维的好奇心,难道在这个时代真有人还知道这些古文的意思吗?
他默默地走近过去,带着疑惑问道:“你能看得懂?”
陈风头也不抬地回答道:“看得懂啊,有什么难的?”
这个回答几乎要把欧阳维给气死,他读书读了大半生,都不敢说能完全看懂里面的内容,现在一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居然敢说有什么难的?
欧阳维马上指着书中第一段话问道:“好,这句话‘名曰羬羊,其脂可以已腊’,已腊是什么意思?”
这其实就是在故意为难,如今基本上没有人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意思。甚至学术界中都没有统一的意见,更不要说问一个普通的年轻人。
不料陈风随便看了一眼就回答道:“‘已’是治愈的意思,‘腊’指干裂的皮肤,所以已腊就是治疗皮肤干裂。”
欧阳维顿时瞪大了眼睛,惊讶地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不是都应该知道吗?”
话说出口,陈风就后悔了,时代已经截然不同,有些东西确实不是这个年代的人能够知晓的。
首先这句话的翻译就主要来源于晋代郭璞的《山海经注》,其中明确写道:已腊,治体皴。
然后根据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红蓝花栀子》:以药涂之,令手软滑,冬不皴。
以及唐杜甫《干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
得出“皴”是指冬天皮肤受冻开裂,方有如今“已腊”解释为“治疗皮肤干裂”。
至于“已”乃是“治愈”解释的先例,则出自《吕氏春秋》及《史记》。
《吕氏春秋?至忠》:王叱而起,疾乃遂已。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一饮汗尽,再饮热去,三饮病已。
因此才更加能够确定,“已”和“腊”分别指的是什么意思。
看似简单的两个字翻译,实际上是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学中,如同解方程一样不断提取同类项,最终得出一个完整通顺的解释。
然而对于这个连《山海经》都只剩两卷流传下来的洪荒四万年时代来说,根本就不存在这么多可以参考的古老文献。
哪怕是陈风所在的二十一世纪,对他们来说都是三万多年前的事情,哪来这么多文言文可供参考?
所以《山海经》就是一个无解的方程,徒有原文却不知该如何解释。
对于陈风而言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这个时代早就无人知晓了!
正如一个古代人穿越到二十一世纪,那么他肯定也知道许多,现代人所不了解的,关于他那个年代的事情。
陈风正是犯了这么一个错误,差点暴露了自己是穿越者的事实。
然而欧阳维并没有立即相信他的话,而是抛下一句“你等我一下”,就转身冲进图书馆深处,消失在无数书架之中。
过了一会,他才跑回来,拿着一块用布包着的东西,放到桌子上小心翼翼地打开。
最终展现出来的是一小块干掉的油脂,就像一块坏掉的黄油,甚至都有些发黑。
“喂,这难道是······”
“没错,羬羊脂。”
“你怎么会有这种东西?”
虽然陈风都已经亲眼见过《山海经》中的朱厌了,但还是没想到眼前的老头会直接拿出一块羬羊脂出来,难道这些奇珍异兽真的很常见吗?
欧阳维回答道:“是我拜托部队的朋友帮我收集的,一直以来我都对山海经里面记载的东西十分感兴趣。虽然其中很多异兽的存在都已得到证实,但里面记载的用途却还不清楚。我收集这些东西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