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心得(第1/2页)姑娘她戏多嘴甜

    在回答完方启川的问题之后,殿中的你来我往,仿佛都和温子甫没有关系了。

    他只需要站在中央,听其他人或是感叹、或是遗憾、或是激愤。

    毕之安看了眼温子甫。

    他根本不用问,就知道这位下属昨夜辗转难眠,那眼睛里的红血丝不是假的。

    甚至,他也能猜到温子甫此刻的心境。

    温同知是当事人、是苦主,却又不在这局中,就像是魂魄都漂在半空中,看其他人的嬉笑怒骂。

    很滑稽,亦很不可思议。

    明明,温子甫该是情绪最激动的那个。

    可毕之安并不觉得奇怪,他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审问仇羡的时候,他就坐在堂,听冯嬷嬷对仇羡步步紧逼。

    那一场,与其说是堂审,不如说是闹剧。

    冯嬷嬷彻头彻尾都是毫无证据的“诬告”,胡搅蛮缠,将仇羡逼到了死胡同里、以至失言。

    毕之安都清楚,可那是为方娆伸冤的唯一办法了。

    他最终定了仇羡的罪。

    整理案卷、处理其他公务、感谢同僚们的帮助,毕之安在那一天做了很多事情,平静又克制,就像是,这只是他在衙门这么多年里经手的一桩普通案子一样。

    夜里回到家中,几盏温酒下肚,他依旧如此。

    直到、直到睡了一觉,第二天出门朝,看着那天边晨曦微光,他才恍恍惚惚地回过神来。

    外甥女的冤屈,他报了,他亲手给凶手定了罪。

    他这么多年坚持方娆是被害的,他终于证明了。

    出窍了魂魄重新钻入了躯壳,毕之安蹲在地哭得停不下来。

    现在,他依旧记得当日感受,他也就格外理解温子甫现在的状态。

    只是,此时还不是温子甫可以放松的时候。

    若是在顺天府,倒也无妨,哪怕温同知心不在焉、走路撞柱,都不碍事,但他们身处金銮殿,在皇与文武百官跟前,做什么都要讲究个规矩。

    毕之安悄悄地拿手肘撞了撞温子甫:“回神、回神。”

    温子甫一个激灵,看了眼毕之安,又看了向端坐在龙椅的皇。

    他清了清嗓子,道:“还请皇定夺。”

    声音在殿中响起,让那些还在细数沈家不是、平西侯府从前功绩的人都停了下来。

    陈正翰揪着机会,道:“请皇定夺。”

    “朕……”皇看起来很是犹豫,沉默了一会儿,又道,“沈家误朕啊。”

    方启川机灵极了,道:“皇,此事是沈家蛊惑人心,受他们误导的不止是皇,还有臣,还有其他官员。哎,臣今日才看清真相,想起蒙冤的平西侯府,臣、臣无地自容。”

    他不止说,还弯着腰说,状似行礼,脸被袖子遮挡住,当真是一副没脸见人的样子。

    此举亦提醒了其他人,好几个“叛变”的一块跟,自述愧疚。

    毕竟,皇肯定没有“错”。

    皇也不是被沈家“胁迫”,堂堂一国之君,被外戚弄得束手束脚,哪怕是事实,大伙儿心知肚明就好,摊在台面说,岂不是伤了皇颜面?

    错的都是沈家,皇只是被误导了,而这绝对不是皇糊涂,而是沈家坏得过分,把半个朝堂都哄骗了。

    他们先认下这一条,把大头都揽了,给皇铺好台阶,好让皇下得来台。

    在这些弯弯绕绕,方大人十分有心得。

    可他今儿却是失手了,他们一群人搭起了金台阶银台阶,皇愣是站在头不下来。

    方启川还保持着行礼的姿态,视线落在地,一个劲儿想,到底是哪里不对。

    等他的腰酸了痛了,才听到皇叹了一声。

    “众卿愧疚,”皇叹息着道,“朕又何尝不是?容朕想想,今儿退朝吧。”

    皇站起身来,吴公公喊了“退朝”。

    方启川赶紧往边避开,给皇让路。

    待仪仗离开,他才缓缓直起了腰,不由自主倒吸了一口凉气。

    到底年纪了,弯了好久的腰,实在有些吃不消。

    温子甫捏着手中折子,看了眼毕之安,又去看霍以骁。

    他也没有存着今儿就能让皇松口的心思,但那是因为,官员们要辩一辩、要唇枪舌战,谁都不能彻底说服对方,就得下次继续磨。

    可事实,百官们达成了统一,起码,明面都是一个立场了,皇却没有下旨。

    殿内的官员陆陆续续退了出去。

    温子甫没有离开,他想听听霍以骁的意见,只是那一侧几位殿下都在,不是个说话的好时候。

    倒是霍以骁走了过来,低声道:“不用担心,如此大事,便是下旨,皇也需得和老大人们商议一番。”

    温子甫听着有理,刚要点头,就见朱茂等人也走了过来。

    朱茂冲温子甫和煦地笑了笑,与霍以骁道:“知你心急,不过,父皇有父皇的难处,大朝会,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