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进犯伊州,西州援兵(第1/2页)大唐之卧龙军师

    数日之后。

    李在古还没有到达西州(原高昌旧都),突然接到安西都护府都护郭孝恪派来的人的禀报,大唐派往西突厥的使者已被乙毗咄陆可汗扣押。

    不止如此,乙毗咄陆可汗居然派兵进犯伊州。

    “入侵伊州敌军有多少人?”李在古问来人。

    “据闻不少于二万,由乙毗咄陆可汗亲自率领!”

    “欲谷设竟敢率领区区二万敌军侵扰我大唐州府?哼!欲谷设,上次放过你,这一次我绝对将你颈上人头取下!”

    李在古表面愤怒,内心却异常镇静。

    他很快考虑到,乙毗咄陆可汗既然要与大唐开战,只派出二万兵马侵扰伊州,感觉不太正常。

    大唐在伊州驻军有兵马一千左右,人数虽不多,但有城池,而且附近的瓜州、沙洲和西州可以很快派兵前来支援,乙毗咄陆可汗的二万兵马根本无法短时间内攻破伊州城。

    除非乙毗咄陆可汗另有目的。

    李在古猜想乙毗咄陆可汗的目的有两个:

    一是,声东击西;二是,随意掳掠伊州边民一番就跑。

    李在古认为,第一个目的或许几率更大。

    “你回去传我命令,让郭孝恪率领二千兵马前往伊州与我会合,其余副都护留守西州,以防敌军声东击西!”

    “遵命!”

    等那人走后,李在古先命人通知各州、县驻军原地不动,以防敌军趁机袭击。接着命人回长安,将西突厥进犯伊州之事,以及他的想法禀报朝廷。

    李在古没想到乙毗咄陆可汗如此快便敢与大唐决裂,决定带着几名心腹将领快马加鞭直奔伊州。

    ……

    伊州地处瓜州、沙州与西州之间,是戈壁滩上一片较大的绿洲。

    东汉明帝时筑伊吾屯城,置“宜禾都尉”,于此屯田。

    隋朝在伊吾屯城之东新筑伊吾城,为伊吾郡郡治。

    贞观四年,唐派西北道安抚大使李大亮运去粮食,对伊吾地区杂胡进行招慰,伊吾城主石万年以伊吾等七城归唐,唐因此置州。

    伊州作为戈壁滩上的主要绿洲,历来成为西域兵家必争之地。

    乙毗咄陆可汗对伊州也是情有独钟。

    之前,曾经怂恿高昌王麹文泰出兵伊州,是希望高昌攻取伊州后,西突厥可以从中分一杯羹。甚至是等待时机,若高昌真的攻取伊州,乙毗咄陆可汗便会出兵从高昌手中抢过伊州。

    如今,乙毗咄陆可汗亲自派兵进犯伊州,有其新的目的。

    若庆幸攻取伊州,划入西突厥管治之中,自然是好事;若不能顺利攻取伊州,也可以趁机攻取西州。

    乙毗咄陆可汗认为,安西四镇的大唐驻军必定会出兵支援伊州,到时西州境内将会兵力空虚,便可以趁机攻之。

    即使不能顺利攻取伊州,也不可以趁机攻取西州,也能掳掠财物、人口、牲畜。

    在乙毗咄陆可汗的预想中,他自信此次进犯伊州,收获只会比损失更大。

    乙毗咄陆可汗不知道是对其将士有信心,还是对自己有信心,亲自率军进入伊州。

    这个时候,乙毗咄陆可汗的一个名叫阿史那贞昌的将领既恭恭敬敬,又小心翼翼地说道:“可汗,唐军援兵用不了多久便能赶到,我等若不撤兵,恐怕会来不及。”

    “唐军援兵无法在如此短时间内赶到,况且监视唐军援兵动向的探子还没有回来禀报。若过早撤退,我军战略意图便难以达到。”乙毗咄陆可汗不以为然道。

    “末将是担心唐军比我等所预想中的提前赶到。”阿史那贞昌表现出担忧。

    “唐军提前赶到也无需担忧,我军有二万兵马在此,绝对可以抵挡住唐军援兵!”乙毗咄陆可汗自信满满道。

    “可汗不如先撤,留我等在此吸引唐军援兵。”阿史那贞昌道。

    “不行!”乙毗咄陆可汗摇摇头,“本可汗若提前撤离,难以吸引唐军各方援兵。等探子回来禀报唐军各方援兵之后,本可汗方撤离也无妨。”

    “可汗为了诱敌,不惜以身犯险,亲临前线,实属我等楷模!”阿史那贞昌摆出一副真心实意的模样。

    “哈哈!”乙毗咄陆可汗似乎很享受阿史那贞昌拍他马屁。

    “有可汗亲自领兵,再多唐军也不是我等对手!”

    “哈哈!”

    “报!”

    突然,帐外传来禀报声。

    “快进!”乙毗咄陆可汗望向门口。

    很快,一名探子急步进入。

    “禀报可汗,西州唐军有异动,由安西都护府都护郭孝恪亲自率领唐军朝伊州奔来。”探子禀报着。

    乙毗咄陆可汗倏地站起来,急问:“离伊州有多远?”

    “五十里外!”

    “有多少人马?”

    “初步探听得知,约有二千兵马!”

    “才二千兵马?郭孝恪这是不将我大军放在眼里,还是他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