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别部司马(第2/3页)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比如说历史上的蜀汉,有人领数百兵,也号称将军。

    江东也有吕蒙曾任小将,领数百人。

    但在制度没有崩坏的时候,五百人长官,便是军候。这是军中基础的高级军官。

    一个校尉,中郎将,将军,所领的兵马一般都有二千人到一万人不等,互不统属。

    这叫一军。

    有的校尉地位比将军高,官职其实很乱。

    所以史书上才有这样的记载,于禁将七军增援樊城,所部三万人。

    使夏侯惇督二十六军,居居巢。

    这样的记载。

    这就是一军。

    而一军之中,又设司马一人,为领兵大将的副手。如果大军规模巨大,则设都督。

    别部司马,就是字面意思。

    别领一营,领多少兵,则也是没有定数。官职也不低,比千石。算是小号的领兵大将。

    关平没有表字,所以很多人称呼关平为小将军。那是因为关羽的缘故,而此刻若是有人称呼关平为小将军,也是名至实归。

    关平领兵马一千二百人,自然要设置两个军候,再增加十几个都伯,什长,伍长若干。

    现在关平不是白手起家了,也不需要通过跑步挑选军官。由原来的军官升任便是了。

    两个军候的人选,关平也有了人选。一个是李正,另一个是张苞。

    李正夺了头功,用心刻苦,理应爵赏。

    张苞则是自家兄弟,武艺出众。

    不久后,十位都伯,以及丁奉,丁封兄弟二人进来了。关平不仅宣布了任命,还对本营进行了调整。

    因为以前关平所部的小营有六百人,设置了十位都伯,其实每一位都伯所领兵马都有六十人。

    现在要进行调整了。

    张苞,李正为军候,各领五百余人,麾下各自十位都伯。

    周雄,李飞仍任都伯,各领百人。这一队二百余人马,便是关平的贴身亲兵了。以后大军出征,这二人便要轮流负责保护关平,顺便给关平端茶倒水洗衣服煮饭。

    面对这样的升赏,李正十分兴奋,周雄本是不忿李正成了军候,但一听自己成了关平的亲兵,顿时喜笑颜开,比做了军候还高兴。

    这货也就这样了,胸无大志。

    成天就想着跟在关平屁股后边。

    张苞则不是很高兴,因为他大比没有夺取第一,所以被张飞给胖揍了一顿,目前鼻青脸肿。

    至于丁奉,丁封兄弟,则仍然跟在关平身边听用,继续学习武艺,学习孙子兵法,未来备备占了荆州,关平自然会将二人举荐给刘备,任个校尉或将军。

    而按照关平最近才学来的安营扎寨的本事。

    大营也进行了改变。

    整座大营为正方形,当中有一座小营,也是正方形。李飞,周雄率领二百余人屯扎在此,算是中军。

    一条又长又粗的营道,直通南北,在到达中间位置的时候,又绕中军而过。营道两侧则是高垒,高垒两侧则是张苞,李正的小营,也各有通道进入营道。

    若有人从营门攻入,则高垒上弓矢皆发。

    一座大营,便是一座要塞,要想攻破极难。

    关平官拜别部司马,领兵一千二百余人,军营也是初具气象。

    之后的日子,对于关平来说却是不太好玩。每天不过是练习武艺,学习兵法,多多睡觉而已。

    至于新招募的新兵,在老兵的带领下,迅速的成长,比白手起家要快许多。

    李正,张苞这两个军候都干的不错,赵统,糜威等人也是老样子,中规中矩。

    周雄很自豪当上关平的亲兵,每天昂首挺胸,一副我是狗腿子的滑稽模样。

    丁奉,丁封兄弟的武艺,在飞快的成长。尤其是丁奉,不仅武艺,连军事理论学习的也飞快。

    仿佛是一块海绵,正在疯狂的吸取水分。

    不愧是未来东吴的大将。

    对了,鉴于马谡表现的非常好,关平升任马谡做了什长,亲兵什长。

    兵马有军候,都伯们掌管,而营内琐碎,则由孙乾带着五个小吏管理。关平这个别部司马当的,自然是闲得慌。

    时间一晃就到了六月。

    这日太阳毒辣,温度很高。关平大营各自分做中营,左营,右营,各自操练疏阵。

    虽然日头很毒,但士卒仍不敢懈怠,操练甚勤。

    关平身着短衣,盘腿坐在中营大帐内。关平正在茁壮发育,身材日一比一日高,虽然今年才十一,但看起来足有十五六了。

    关平也琢磨着,什么时候将头上总角解开,束发戴冠。

    不过没敢付诸行动,若是让老爸知道,肯定一巴掌拍过来。你个十一岁的童子,居然戴冠?

    关平虽然身着短衣,但仍然惹的发昏。案几上置茶壶,不时喝一口,又放着一把扇子,不时扇风,但仍然热成狗。

    关平又听得帐篷外的操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