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我儿子叫邓艾?(第三更)(第2/3页)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张雨已经呆滞了,这小公子莫非是疯子了?
我儿子才二岁,才二岁啊。
关平当然有理由激动,这可是邓艾啊。在三国后期,西北部发生的战争,几乎都有他与姜维的身影。
并称两大战神。
关平是蜀汉党,自然是支持姜维的。历史上虽然蜀汉灭亡了,但是关平认为姜维的才能至少是与邓艾相当的。
之所以失败,那是因为蜀汉国力啊。
廖化对姜维说了一句很经典话,证明了当时蜀汉的情况。“今智不出敌,力少于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
意思是姜维连年北伐,智力没有比敌人多很多,力量却少于敌人,却屡次兴兵动武,迟早要出问题。
若是双方实力相当,包括麾下将领质量,兵力数量,然后双方拉出去干一架。关平认为姜维比邓艾强也说不定。
这是蜀汉党的立场。当然就算是蜀汉党,关平也不得不承认,邓艾的牛啊。
阴平一击,牵动乾坤啊。
若是此怀抱中幼子,真是邓艾。那自然是哈哈哈哈了。
不过关平很快就放弃了要教邓艾学文练武了,因为这小子还没有蒙学,不认识字,根本学不了兵法。虽然虎头虎脑,但也只是勉强站稳,学个屁的刀法。
起码得等五六岁才能蒙学,才能学武。于是关平很快就失了兴致,将邓艾交给了张雨,又出门闲逛去了。
时间很快就到了十一月,进入了寒冬。在汉代夏天没有冬天舒服,因为夏天蚊虫多,哪怕是豪奢之家,收拾的再干净,也有蚊虫。
冬天就不一样了,干净清爽。
新野新城已经铸成了。
东西十里,南北八里,东南西北各开一座城门,又设置翁城。城墙高三丈,厚一丈。
翁城上又设置木质箭塔,比城墙又高一二丈。在城门附近,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箭塔。
翁城以内又设置城门楼,城门楼高大伟岸,楼上挂着“刘”字帅旗,又各自插着将旗。
在城墙内城门附近区域又设置军事区域,分别屯军。甘宁,张飞,关羽,魏延各守备一座城门,陈到率领两千精兵,驻扎在内城。
不仅是城墙已经建造好,外城内也起了许多房舍,白日里有很多炊烟人气。又有东南西北来的商人,在城中买酒,并在特地设置的集市内,进行大宗货物交易。
除了糜氏酒的财政收入之外,便是集市内的商业税收,也是一大笔财政收入。目前刘备正在广屯粮,物资。
粮仓就有十二座,打算贮谷数百万石,目前正在努力之中。
至于铁矿,皮革,牛筋,木材等等物资,都大规模囤积,并被生产处了许多的武器,物资。
其余马匹,牛等等牲畜,也是大批购买。
这些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从巴蜀,江东,荆州,乃至于北方来的物资,大批量流入新野。
关平的计划是在建安十三年之前,也就是四五年的时间内,完成物资的储备,让刘备既有能力派遣大将镇守新野,樊城一线,又有兵力袭击襄阳。
在刘表病死,荆州无主的时候,趁虚而入。
目前计划是有条不紊。
南城门是张老三负责守备的区域,下方设置军事区域,有围墙围拢,围墙是长方形,紧挨着城墙,分左右两块。在军事区域内,每隔一段区域都设置台阶,通往城头。
平时士卒在军事区域内训练,出操,战时可以迅速走上城墙,进行防卫。
目前军事区域内大片空置,因为张老三麾下只有二千兵马,而军事区域的设计是可以塞入五千精兵。
因为关平的原因,张老三基本上戒酒了,就算是喝酒,也是浅尝既止。平日里也不鞭打士卒了。
因而他所领兵马,士气颇高。
这一日上午,张老三专门请了二哥关羽过来一起吃饭。
张老三在城门楼内置了大锅,锅中烧着牛肉,附近放着一张案几,案几上放着一个盛酒一斤的小酒坛。现在是大冬天,烤着火,吃着牛肉,喝着小酒,日子别提多舒坦了。
“来来,二哥。俺好不容易得了一匹瘸腿的老牛,大哥那献了大半,诸人分分,还剩下一些。俺们兄弟好久没有聚在一起吃喝了,所以就煮了请二哥过来一起吃。”
张飞领着关羽进入城门楼,邀请关羽坐下,自己则坐在关羽对面。拿起碗筷,从锅中取了一些牛肉,再给关羽倒酒,乐呵说道。
“三弟。要知道现在新野人口骤然增多,这耕牛不足。你不会是杀了耕牛吧?”关羽有些怀疑。
因为张老三杀耕牛是有前科的,与鲁肃有的一拼。
“哪能啊,真的是瘸腿了的老牛,没办法只能杀了。”张老三将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但眼神有些闪躲。
这小眼神哪里瞒得过关羽啊,关羽长叹一声,终究罢言了。总不能将老三绑了,送去给大哥治罪吧?
随即,兄弟二人便烤着火,吃着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