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外托刘表,内修王道(第3/4页)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汉寿侯府内办公,汉寿侯府邸也变得拥挤不堪了。

    大多都是帮闲,目前真正的实权,握在殷观的手中。

    殷观是一个行政人才。

    当然殷观并不料理普通民事,因为新野自有县令。殷观是掌管物资调动,在大方向上把把关。

    现在殷观又需要负责屯田。

    也就是想办法把那五千对夏侯惇很忠心的降兵,给转化成为新野的民间劳动力。

    目前殷观遇到了一些难题,于是请来了关平商议。

    殷观的办公房间内,关平与殷观各自坐着,案上放着热开水,二人时不时喝一口。

    “屯田有很多问题。首先是这批士卒对夏侯惇很忠心,只要给他们机会,就会叛逃。需要将他们分开成十部,设置屯将进行集中看管。其次是目前新野缺乏耕牛。最后则是现在荆州,巴蜀江东,北方来的奴婢生意已经不多了。要想买五千妇女,匹配给这些人生儿育女,落根在新野,十分困难。”

    殷观端起热茶喝了一口,眉头稍稍皱起。

    殷观为人有威仪,是伊籍,马射等人的领袖,此刻眉头稍皱,便有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气势发出。

    当然,关平不受影响。

    但关平也皱着眉头,愁眉苦脸。

    哪个诸侯都喜欢壮丁,关平也很喜欢。

    如果是吕布,袁术的军队,那自然是收编。但夏侯惇是个怪胎,太得军心。

    如果贸然收编,恐怕会生变乱。

    让他们屯田,发种子,田亩,农具,老婆,让他们安心留在新野。

    成本很大,不过这没关系。五千壮丁,可以出产很多粮食,迟早会赚回来。

    但是老婆真不好发。

    主要是奴婢生意不好做了。

    而且又要派人看管这些人。

    又没有耕牛。

    关平想了想,目前新野有魏延,甘宁,张飞,陈到,关羽各领四千兵马,不过目前关羽升格成了主公,麾下兵马,交给周仓负责。

    以后打仗是要靠这些精锐的,所以不能安排他们去看管降兵。

    关平了想对殷观说道:“麻烦先生给写个委任状,再给父亲盖上大印,认命我为典农校尉,马良为典农司马。把降兵分成十部,挑选荒地,进行开垦。税收十抽三。我会让马良,分出十个都伯作为屯将,镇守一屯。日常训练,也负责看管降兵。至于女子与耕牛。”

    关平考虑了一下,问道:“听说之前山越暴动,孙权攻破了不少山越收编精壮成军,不知道其中有无妇女?派人去江东一趟,看能否买一些山越女子回来。”

    殷观闻言很是别扭,委任状让我写?再拿去给主公盖上大印?

    殷观摇摇头,算了,这种事情在新野,不算什么稀奇事。

    关平的权利,以及声望都很大。

    “好,我立刻派人去江东一趟。”殷观点头道。

    随即殷观写了委任状,关平改变主意了,自己拿过去让臭老爸盖印。

    结果没有在书房看到臭老爸,关平摸索了一下,找出左将军印信,在委任状上盖上印信,吹干了事。

    等一下派遣马良过去,去有关衙门刻两个印信。

    其实关羽的书房不容易进,门前有两队披甲士卒,虎视眈眈,凶神恶煞。

    但偏偏没人管得了关平,眼睁睁看着关平“盗取印信,胡作非为。”

    关平得了两张委任状后,便派了丁奉,去将马良寻来。

    关平与马良已经勾搭上了,不过不是关平勾搭的,是马射运作到关平这里的,关平当然笑纳了。

    不过马良本想做个随军小吏,关平很大方提拔了马良作营司马,立地飞升成了领兵大将的副手。

    自那日对策之后,关平在侯府有了自己的一座书房,关平来到书房坐下,马良不久后就被丁奉带来了。

    “司马大人。”两个人本是朋友,交情不浅,此刻却是上下有别,马良很有规矩。

    “改口叫校尉大人。”关平呵呵一笑,取出两张委任状,递给了马良说道:“去有司刻录印信。”

    “典农校尉?”马良白眉稍稍皱起,说道:“大人想将那五千降兵设置屯田?”

    典农校尉这个官职是曹操发明的,屯田名气很大,所以马良一看这名字,就知道关平要干什么。

    “收编风险很大,先集中管理,再分给老婆,田地,收取三成税收。等过几年,有了孩子,生活幸福,就是良民了。”

    关平点头说道。

    “我明白了。但我寸功也没,忽然提拔为司马,恐怕会惹来军中不满。”

    马良摇头道。

    “此事季常你放心这是典农校尉,管军事也管民事。军中军候,都伯都只能干瞪眼。只有你能调度全军,统筹全局。”

    关平笑着说道,对于马良的才能非常放心,这与对马谡的态度,截然不同。

    “诺!”马良也是很有自信的人,闻言便也没有了疑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