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走上人生巅峰(第2/2页)我给曹操献仙药

登三宝殿,几杯酒下肚,试探道:“荀大人有心事?”

    荀彧左右看了看,然后起身关掉窗户,压着声音道:“江大人可知,丞相为何忽然去邺城?”

    江枫摇了摇头,道:“愿闻其详!”

    荀彧笑道:“江大人是真的不知,还是装疯卖傻?”

    江枫道:“莫非荀大人已经知晓?”

    见江枫不像说谎的样子,荀彧这才说道:“江兄,当年袁绍占领邺城之后,对丞相说过一句话。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想必从那时起,丞相就看中了邺城这块风水宝地。”

    江枫道:“荀大人的意思是,丞相想迁都至邺城?”

    “非也!”荀彧道,“看来江大人平日高高在上,是真没听说过坊间传闻了!”

    江枫奇道:“什么传闻?”

    荀彧道:“坊间传闻,丞相南征天下,收复荆州,功高盖世,故有称公之心。倘真如此,丞相此番去邺城,便可解释了!”

    荀彧这么一说,江枫顿时明白了。

    ……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汉献帝册封已经位极人臣的曹操为魏公。

    称公,需要封国,有国号,有属于自己而非汉室的文臣武将班底,和一个独立的国家,几乎没什么分别了。

    称公的制度,是西周时期特有的。

    周朝分封诸侯,形成了大量的诸侯国,什么秦、齐、楚、魏、燕、赵、齐,都是由于分封制而形成的。

    分封制在开始时候,的确壮大了周朝,但随着社会发展进步,诸侯国已经逐步取代了周室。

    到了汉朝,天子封功臣有一个原则:大者王,小者候。

    也就是说,刘姓皇室可以被封为诸侯王,而功臣,最多只可以被封为列侯,没有西周时期“公”这种爵位,更不可能有属于自己的封国。

    自刘邦建立西汉,到现在汉朝历经四百年,只有王莽一人称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