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藤甲(第2/2页)大秦工程兵

甲写到三国演义里。

    不管这藤甲出现在哪朝哪代,有这东西就对了。

    而且沈兵恰好还记得它的制法:

    “以赤藤五十斤,石槽内水浸半月,取出晒三日,复入槽添水。”

    “如此浸满一周岁,晒干,照式编穿,共二十副。”

    “其外桐油油之,其甲轻坚,能隔矢刃。利于水火。”

    “又以此藤作笠,临敌作盔,阴则备雨”

    说这么多其实重点就是让藤条纤维化:

    用先浸再晒,再浸再晒,还浸还晒就是要让嫩质的藤皮、藤肉烂掉化为尘埃,剩下的就是坚韧的藤纤维。

    这样反反复复要一年时间才能达到制甲的标准。

    将其编成盔甲后再涂上桐油涂桐油的目的一是防腐,二是减小摩擦力使剑、枪、矢等锋芒劈上后会打滑减少损伤。

    这原材料也就是赤藤肯定有,满山都是。

    就是这浸泡的时间或许不足。

    不过似乎不打紧,因为就像之前所说的,沈兵等人将要面对的是水战,要防的大多是弩箭。

    所以这藤甲只需浸泡几回能防弩箭就差不多了。

    重点是它重量轻非常适合水军、骑军使用,它甚至还能浮在水面上也就是不会游泳的兵士穿上它都不用担心被淹死了。

    想到这里沈兵就不再迟疑,当即朝门外的亲卫叫了声:

    “来啊!”

    仞应声进门。

    沈兵下令:

    “速去采集赤藤五十不,一百斤来!”

    “驾上我的马车!”

    “越快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