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瓮中之鳖(第2/2页)大秦工程兵

君就不需游说。

    沈兵暗想:楚王负刍就这么完了。

    果然,两天后杨端和就带着十万大军顺利的包围了寿春。

    杨端和甚至都不需要截流也不需要水淹。

    在所有人都以为杨端和会一路东进赶往寿春时,杨端和却突然一夜疾行赶到淮河并乘着夜色渡过淮河。

    杨端和渡过的位置应是景氏的封地,原本应有楚军防御。

    但楚国各族人人自危收兵不战,以至杨端和渡过淮河竟然未损一兵一卒,据说只有两匹马掉入河内被水冲走。

    这也不知道是楚军没发现还是有意让秦军过河。

    沈兵认为是发现之后却不阻止。

    此时正是战局紧张的时候,景氏当然会派探子沿河观察。

    但即便是发现了秦军要渡河,景氏也知道秦军是为攻寿春。

    若这时出兵阻止……岂不是要用上景氏所有兵力与秦军决一死战?

    景氏又怎会做这种傻事?

    于是发现了也权当不知,任由杨端和一行渡过淮河。

    秦军一旦渡过淮河,那包围寿春便简单了。

    寿春与汝阴类似,也是建在河道弯曲处,这样就三面由淮河包围只有一面朝连着大陆……楚国水系发达很喜欢这样建城。

    这样建城好处很多,比如利于航运也利于防守,同时还不会成为像陈城一样的“死城”。

    然而,一旦敌人从别处过了河其优势就荡然无存。

    此时的杨端和就是这么做,在上游过河然后带兵突然出现在陆地一侧将其封锁,寿春立时就退无可退有如瓮中之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