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进退两难(第2/2页)大秦工程兵

的对策。

    但冒顿往四周观察了下地形后马上就意识到这根本围不住……

    秦军的补给线在后方,是以绳索、绳梯建立在峭壁之上的。

    除非匈奴能绕到这峭壁上去切断其补给线。

    但这又谈何容易。

    沿着山体峭壁爬过去?

    亦或是像秦军一样依靠绳索?

    那只会成为秦军强弩的靶子。

    另一个办法,就是在秦军与矿洞之间建一道新防线阻止秦军前去破坏。

    但想了想,冒顿就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这不会有什么意义。

    因为就像冒顿之前分析的那样,匈奴的优势不在于固守而在于机动。

    若是要以大军构筑防线保护矿洞安全,那不就成了固守了吗?

    那派多少人合适呢?

    三千?

    五千?

    甚至更多?

    那岂不是给了秦军一个确定的攻击目标?

    若秦军由狼口突破包抄至此,岂不是上下两面夹攻这五千人?

    到时冒顿是救还是不救?

    救,就变成主力面对面决战。

    不救,就必定是矿洞和兵力两失!

    所以,匈奴长于机动有其好处,秦军擅长攻守也有其优点。

    敌我作战,重要的是看将领能否把握住自己的优点并以已之长攻彼之短。

    沈兵做的其实就是牢牢的把握住秦军长于攻守的特点,让冒顿进退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