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咱东厂需要你这样的人才(第1/2页)诸天扮演

    三省分为中书省、门下省、以及尚书省。

    其中中书省是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

    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

    尚书省执掌六部,负责执行诏令。

    简单点来说就是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颁发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命令。

    就好比某地发生水患,朝廷要想办法治理。

    那么就是先由中书省想出治理水患的办法,然后由门下省进行审核,如果门下省觉得这个办法不错,那么就将其丢给尚书省,让其去执行这道命令,如果门下省觉得不行,那么就可以使用封驳之权,将这道命令重新给打回去,直到修改到满意为止。

    苏陌听到自己执掌门下省,脸上带着一抹笑意。

    三省之中,若论权力最大的。

    那一定是门下省了。

    虽然中书省有着决策权,但是门下省却有着封驳之权,如果中书省的命令不和他的意,那么苏陌就可以一直驳回,直到对方修改到自己满意为止。

    相反李斯从一个手握朝政大权的丞相变成了只有执行权的打工小弟。

    而且苏陌也不怕右相冯去疾和李斯联合起来对付自己,因为在他还没有入朝为官的时候,左丞相李斯和右丞相冯去疾便是死对头。

    在秦朝,以右为尊。

    虽然李斯和冯去疾都是丞相,但论地位冯去疾比李斯要高上一点。

    只不过李斯深受始皇陛下的信任,所以才能压制住冯去疾。

    现在右丞相冯去疾执掌中书省,只要他不是傻子应该不会和自己这个中丞相作对,这就确保了他的权力不受任何人的掣肘。

    想到这里,苏陌很满意。

    接下来,麒麟殿上始皇帝开始和大臣们商讨三省六部制的具体细则。

    整个朝会开了足足两个时辰才结束。

    这让苏陌有些佩服始皇帝的精力充沛了,不愧是皇帝中的劳模,公鸡中的战斗机啊。

    回到了在自己的官宅中。

    苏陌接下来的几天就有的忙了。

    如今造纸术和印刷术已经做出来,那么就开始印刷课本。

    为了课本的内容,苏陌特意找人去把诸子百家的代表人全部请过来见了一面。

    这年头著书立传是非常困难的。

    各家代表听到苏陌免费帮百家宣传教义,一个个自然喜不自胜,欣然同意,同时他又将章邯找过来,如今的章邯因为造纸有功,所以三省六部制改革之后他就被任命为工部尚书了。

    将百家的教义全部做成模板,然后交给工部去印刷。

    整个过程,有条不紊。

    而淳于越也非常诚信,在苏陌答应将儒家经典放入到义务教育的课程之中后,儒家的几十万弟子全部都变成老师,帮忙传道受业解惑。

    半个月后。

    咸阳城的第一家公塾就开张了。

    凡是咸阳城中适龄的孩子,都可以免费去里面学习。

    而且苏陌还特意去向始皇帝请了一道旨意,若是读书成绩优异,熟悉秦朝律法者,到后面甚至可以破格提拔为官,成为秦朝的一个小小的官吏。

    这个措施,立马就吸引了无数人。

    古往今来,那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龙的。

    所以学校刚刚开办,就有无数的家长把孩子送来读书,响应者络绎不绝。

    期间,

    苏陌还带着小月去学校里考察了一遍。

    当走到教室外时,里面便传来莘莘学子的读书声。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是华夏人!”

    这是所有课本中的第一句话,只要是秦朝的学生每天都必读的东西。

    站在门外,苏陌听了后有些感慨。

    假以时日,只要这些六国的孩子长大,那么这天下就再也没有秦人楚人之分了,以后的大家都只有一个称谓,那就是华夏人。

    苏陌没有去打扰这些孩童读书。

    悄悄地来,悄悄地走。

    在回到咸阳宫后,没想到他居然遇到了离开半月有余的曹正淳和雨化田二人。

    除此之外,苏陌还见到了一个让他朝思暮想,恨得牙痒痒的家伙。

    “府令大人,属下幸不辱命,终于在沛县将刘邦给抓了回来。”曹正淳用手将身后那个留着两撇胡子,长相猥琐的男人如拎小鸡般丢了过来,口中还说道:“还请府令大人过目!”

    苏陌看了刘邦一眼,的确和记忆中的一模一样。

    此时的刘邦满脸惊惧,吓得屁滚尿流的。

    不过当他抬起头,看到苏陌时,先是觉得有些眼熟,但脸上马上露出惊喜的表情,仿佛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口中叫道:“高要,高兄弟,你忘了我吗?我是沛县的刘邦啊,当初我们两个人说好了的,如果大家发达了,就一定不会忘记对方的。”

    看到刘邦这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