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王尚书】(第2/3页)梦回大明春

杨廷和若不苦苦硬撑,以皇帝对王渊的宠信,内阁首辅就会变成应声虫。他不想做泥塑的首辅,只能选择打压王渊,虽然早就压不住了,却已经骑虎难下。杨廷和的盟友和党羽,不容许杨廷和妥协,这关系到无数杨党之人的仕途,因为王渊那边的人也会排除异己。

    能主动讨论王渊的封赏,已经算杨廷和可以释放的最大善意。

    杨廷和如今年事已高,又没机会扳倒王渊,现在王渊做了尚书,还有什么可争斗的?

    真把王渊惹毛了,生生熬死他,再来个秋后算账咋办?随便定个罪名,就能从坟里挖出来鞭尸!

    鞭尸肯定夸大,但杨廷和得为两个儿子着想。特别是长子杨慎,才华横溢却不适合为政,若不修复跟王渊的关系,今后杨慎多半仕途艰难。

    张永的想法,差不太远。

    作为太监,虽没有后顾之忧,却清楚知道皇帝的病情变化。张永害怕自己没死,皇帝反而先死了,到时候王渊可以随便弄死他。

    “王尚书,这是张督公送来的贺礼。”一个小太监谄媚笑道。

    王渊点头说:“有劳了,还烦转达鄙人对张督公的谢意。”

    “不敢。”小太监屈身退下。

    王渊打开礼盒一看,里面躺着一尾上品“凤咮砚”。

    提溜去实验室,王渊笑道:“眉儿,送你一方砚台。”

    黄峨正在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抬头觑了一眼,问道:“建州砚?”

    “对。”王渊点头。

    黄峨立即放下显微镜,拿出墨条加水研墨。片刻之后,黄峨喜道:“此砚为上上品。”

    建州砚,产地福建,由建州石磨制。这种石头分两种,一种漂亮润泽,但不容易发墨一种丑陋粗糙,但磨墨很顺手。

    张永送给王渊的这方砚台,则为建州砚当中的上上品,既漂亮又适合研墨。这种级别的砚台,可遇而不可求,有钱也不容易买到。

    王渊打趣说:“这太监出手真大方。”

    “太监送的?”黄峨问。

    “张永在向我示好,”王渊解释道,“前有朱海渡大洋,后有朱奋复大宁,这两个太监,都是谷大用推荐的御马监之人。皇帝对谷大用愈发信重,张永心里着急得很。他怕我继续偏帮谷大用,干脆借着这次机会,送一件贺礼来缓和关系。”

    张督公也难啊,司礼监掌印兼秉笔,这权力都能操控朝堂了,却冒出一个可以随意出入豹房的谷大用。

    全家斋戒三日,跪迎封敕圣旨。

    因为要擢升尚书,王渊担任左侍郎期间的功绩,如今都一并进行封赏了。

    王渊,礼部尚书正二品,兼太子宾客正三品,兼詹事府詹事正三品,兼翰林院学士正五品荣誉职务,兼荣禄大夫从一品散阶,柱国从一品勋阶。

    如果正式文件当中提起,应当如此表达他的身份:柱国、荣禄大夫、礼部尚书、太子宾客、詹事、翰林学士王渊。

    荣禄大夫的散阶,是督理马政得来的柱国的勋阶,是收复大宁得来的。

    至于礼部尚书,那是王渊应得的,正儿八经获得擢升。

    现在,王渊属于一品大员,靠柱国和荣禄大夫排等级。仅论礼部尚书的话,虽然实权很大,却只能算二品大员。

    黄峨和宋灵儿两位正妻,双双受封二品夫人,妾室这次没有获得封赏。

    翌日,朝会。

    王渊刚过长安门,便有官员行礼:“大宗伯安好!”

    “不敢当。”王渊抱拳微笑。

    又走一阵,遇到几位官员,再次朝他行礼:“大宗伯!”

    王渊回礼道:“不敢。”

    虽然王渊早就权势颇大,可如今做了尚书,还是有明显可见的变化,似乎那顶官帽子自带威慑光环。

    即将天亮,群臣在殿外等候。

    天亮了,皇帝没来,百官只能继续等着。

    等到半上午,皇帝还没来,王渊直接出列跑去撒尿。

    见礼部尚书带头如厕,诸多官员纷纷跟随,就连杨廷和都忍不住跟过来。

    紫禁城,也是有公共厕所的。司礼监经厂直房、司礼监管赏处、北司房这些地方都设有公共厕所,外臣也可以去解决生理问题。

    一个员外郎端着鸟儿说:“陛下这是又没起床吧?”

    “也可能是出京到南海子打猎了,如今正是猎物肥硕的时候。”另一位寺正接话道。

    又有主事说:“幸好今日并非大礼,只是普通朝会,否则我等又要遭罪了。”

    “此言甚是,不幸中之万幸也!”众官纷纷附和,似乎回忆起什么不堪往事。

    那是正德十一年元旦,百官照例入宫,给皇帝献上新春祝福。可惜,朱厚照头天晚上玩得嗨皮,睡到第二天半下午才起床。

    文武百官天亮就等着,一直等到下午三四点,终于等到皇帝主持典礼,典礼结束时已经是深夜。因为元旦朝贺属于大礼,期间不能吃喝拉撒,等于从早到晚大家都没吃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