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6【济州岛?大明南直隶耽罗州!】(第2/3页)梦回大明春

手,只封锁港口不让朝鲜官船逃走。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追书app,【 \\咪\\咪\\阅读\\app \\mimiread\\ 】缓存看书,离线朗读!

    不惟此处,整个济州岛都在暴乱。

    提前约好日期,双方配合行动。岛的蒙古和汉人后裔,对朝鲜官员、朝鲜平民展开屠杀,发泄百年来所遭受的压迫与怨气。

    当然有压迫,当然有仇怨,朝鲜当初接手济州岛,岛之民会乖乖听话?济州岛的汉人与蒙古人,跟朝鲜官兵对抗十多年,经过多次镇压和诱降才勉强平息。然后,朝鲜不断往岛移民,不断派遣官员进行盘剥,汉人和蒙古后裔早就不堪忍受。

    数日之后,几个义军首领,汇集在耽罗港码头。

    其中,有陈友谅的后代,有明玉珍的后代,有方国珍的后代,有元魏王的后代,有元梁王的后代……只说出他们祖宗的名字,就能把大明官员听得心惊肉跳。

    众首领跪在码头,对此次大明船队的临时首领吴守业说:“朝鲜残暴,岛民不堪压迫,因而奋起反抗。耽罗(济州岛)自古便是大明属国,明初又曾是大明国土,岛百姓皆欲归母国之怀抱。若大明陛下愿意接纳,请封敕耽罗为藩国。从今往后,耽罗国世代永为大明藩篱!”

    吴守业是天津工商学校一期生,王渊的再传弟子,现为“广源会”(王渊及诸弟子的海商会)的日朝贸易二把手。

    吴守业叹息道:“耽罗岛,早被太祖赐予朝鲜国主。汝等义举虽感天动地,却陷大明皇帝于不义之中,天朝国又如何能出尔反尔?”

    陈友谅的后代陈婺说:“太祖皇帝虽将耽罗岛赐予朝鲜,但前提是朝鲜为大明进贡足额战马。而今,朝鲜每年为大明进献战马几匹?朝鲜国主,早就忘了当初的约定,只知对咱们岛民盘剥无度。此事乃朝鲜国主出尔反尔,大明自然可以收回当初的赏赐!”

    吴守业点头道:“此言亦有理,我会转告大明君臣。”

    陈婺说:“我等请求觐见大明天子,请先生以海船护送。”

    “可以,”吴守业指向旁边跪着的朝鲜官员,“这些都放回去吧,不可多造杀孽。”

    那些朝鲜官员,是故意留着不杀的,放他们回去给朝鲜国王报信。

    陈婺笑道:“放人!”

    朝鲜官员连忙磕头,感谢吴守业道:“多谢恩公救命之恩。”

    吴守业问:“知道回去怎么说吗?”

    朝鲜官员们纷纷回答:“知道,知道!”

    绍丰七年十月,耽罗岛诸部起义,推翻朝鲜的残暴统治。

    各部首领赴京觐见大明皇帝,请求复设耽罗国,但因元梁王后裔元震临时争求王位,与陈友谅后裔陈婺激烈冲突,设立藩国之事只能作罢。

    元梁王后裔,在济州岛很有势力,自然不服陈友谅后裔做耽罗国王。其中,明玉珍后裔还在暗暗挑拨,反正不能让陈家统治济州岛。

    后世韩国的元、梁、安、姜等姓氏,许多人的先祖都是蒙古元梁王。

    经过反复调解磋商,陈友谅、明玉珍、方国珍、元梁王、元魏王的子孙,各有一人被大明皇帝朱载堻封为伯爵。大明又置耽罗州,隶属于南直隶管辖,派遣官员治理济州岛,但须划出部分地盘给各部,让几位新出炉的伯爵世代担任知县。

    而另一边,朝鲜国主李怿,得知济州岛丢失而震怒。

    他派人前往北京讨说法,朝鲜使者还没回来,大明使者就已经抵达汉阳(首尔)。

    大明使者呵斥道:“耽罗之岛,本为大明属地,太祖仁慈,赐予朝鲜国主。而今,朝鲜背信弃义,进贡战马愈发欠缺,可曾记得当年之承诺?不惟如此,耽罗岛多为汉人、蒙古人后裔,此皆大明子民也。朝鲜既得耽罗,为何不善待大明子民,暴虐无度激得岛民揭竿而反?朝鲜既不知仁义,不念礼信,大明自当收回此岛。从今往后,朝鲜不得再觊觎耽罗,否则天朝必定兴师扬帆!”

    李怿都听傻了,是我丢了国土,我他娘的还有错?

    李怿执掌朝鲜国政多年,利用朝中两党的仇怨,反复横跳镇压大臣,早已将王位做得稳稳的。他坐井观天,志得意满,还敢妄自点评大明历代皇帝,说除了朱元璋之外谁都不如他。

    但此时此刻,一个小小的大明使臣,就让李怿惶恐不安,躬身作揖道:“请国大使回禀天子,小王必定严惩耽罗官员,今后一定善待耽罗百姓……”

    “不必,”大明使者打断说,“天子已决意收回耽罗,国主管好自己的领地便可。”

    李怿顿时语塞,他回宫之后召集大臣,询问耽罗岛究竟咋回事儿。结果大臣们都说,根据旧时国书记载,明太祖赐予耽罗岛的条件,确实是让朝鲜帮着养马进贡。

    这些话,都是为了挽回朝鲜君臣颜面,证明朝鲜不是丢失国土,而是把代管的大明国土还回去。

    李怿觉得自己稳掌朝政,但其实他的大臣们,早就以大明天子为尊。

    或者说,是以金银为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