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以讹传讹(第3/3页)皇明天子
家,它就把方家给灭了。方孝孺的父亲不信邪,就把祖坟一窝青蛇烟熏火烤给灭了,然后,报应来了,方孝孺就被诛了十族。”
“皇叔,这方孝孺殉节一事,起于嘉靖年间的祝枝山,这细节也越来越丰富,是在万历年间彻底被渲染开来,言官上奏要给方孝孺修祠堂,方孝孺的姻亲后裔,也跑了出来哭冤,各地诗社开始坊刻忠烈传,传闻方孝孺殉节一事。”
“天启四年三月,浙江汪启淑家中手抄本的天顺日录横空出世,天下只此一卷,记录了方孝孺被姚广孝举荐、给建文帝戴孝、拒绝起草诏书、投笔于地、被杀、被夷族。如同亲历一般的描述,被广为传播,天顺日录就被送往了京师。”
朱由检疑惑的问道:“这天顺日录现在还在宫中?”
“东华门内,古今通集库内。”张嫣摇头问道:“皇叔,天启四年六月发生了几件大事,皇叔可还记得?”
朱由检皱着眉头想了很久,才试探的问道:“叶向高致仕、孙承宗致仕,阉党得势?”
张嫣不再言语,她要说的话已经说完了,从永乐年间,一直到嘉靖年间祝枝山写了野记之前,一直不存在所谓方孝孺殉节,十族被杀的说辞,尤其是在任何的实录上,都不曾记载诛十族的说辞。
党争,只有胜负,没有对错。
朱由检忽然心头冒出了这句话,那本天顺日录真的存在,但到底是不是近两百年前的三杨徒弟李贤所著,就得打个大问号。
但是毫无疑问,那本天顺日录当时是东林的弹药之一,可惜威力不够大。
其是大明朝有很多很多,包括方孝孺在内的事件,在百多年后,突然冒出来的记载与原来的记载存在巨大矛盾,而这里面有两个疑问。
这些声情并茂、有血有肉、细节极其丰富如同亲历的记载,来源是什么?这么长时间的断层是怎么跨越的?
而且没有任何墓志铭、文物和证据,与之对应。
可以确定的是方孝孺被杀了,而且牵连甚广,因为朱棣是谋反登基,进了南京城不清除异己,不牵连甚广,他这个皇帝压根坐不稳。
但是杀十族这种离谱的事,想来是三人成虎,流言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