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很合理(第3/3页)皇明天子

  “百姓们乐意,那就这么着吧,朕乏了,退朝。”朱由检乐呵呵的站了起来,耿如杞的狠辣,超过了朱由检的想象。

    若非大诰律,怕是那些个王府、勋戚也要被查的个底朝天。

    “万岁…!”督察御史还要说,朱由检已经离开了文华殿。

    耿如杞干掉这些,都是巨贾,这些家伙为虎作伥,在山西可没少干坏事,要是大明巡抚都能这么干,都敢这么干,朱由检就是天天不上朝,也是国泰民安。

    可惜了,大明就只有一个耿如杞,而耿如杞的案例又不可复制,有天大的军功在身上的文官,的确是可以为所欲为。

    “朕记得,朕没有收回楚材的天子剑吧,让他放心大胆的干就是了,只要利于我大明,皆可为。”朱由检走出文华殿还叮嘱了一番。

    “是。”

    “那些个被杀的东林、复社、几社、太白书社的教习们,朝臣们怎么连个屁都不放?还是有什么大的在等着朕?”朱由检有些奇怪的问道。

    “应当是不敢。”王承恩稍一犹豫,还是选择了实话实说。

    朱由检依然有些不信的说道:“那可是几千人呀,就这么死了,他们居然也不闻不问?始皇帝就杀了四百多个方士,就被他们骂了一千多年咧。”

    “始皇帝在的时候,他们也不敢说。”王承恩俯首答道。

    朱由检点了点头,很合理。

    “顺天府丞张方平,那边接到了几件棘手的案子,都很难办,刑部推不下去,要不要让锦衣卫去一趟?只有一件在苏松,其他都在京城。”王承恩拿出了几本奏疏。

    朱由检有些好奇的拿起了奏疏:“都是什么事,刑部新的大司寇,冯英可是好生威风,这新大明律修的很好,还有案子大司寇办不了的?”

    王承恩叹气的说道:“这第一庄案子,是东市的一个作坊经营不力关门了,工匠们要工钱,作坊主把工匠们告到了顺天府,索赔三万两,说是工匠们不好好干活,导致工坊关门,然后诉棍们上门威逼利诱,可是一个工匠怒火攻心,打死了一个诉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