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神剑如我(第7/10页)英雄志

我的气力比你更大”。

    但论到武学的“智”,那便是骗倒对手的技巧了。你要往左,我却偏偏能骗得你往右,你要往右,我却偏偏唬得你往左,等你的招式已被我然预料,任凭你招数再快再狠,力道再猛再强,我都可以“料敌机先”、“制人而不制于人”,进而轻轻松松地取得胜果。以此练剑,便是一个三岁孩拿着一根细针,也能打败大力士的千斤铁锤。为了这个“智”字,各门各派无不苦练诱敌虚招,以期能够骗倒敌手。但却无人能练到宁不凡这般境界。

    卢云生性聪明,把两人过招的情状看在眼里,心下自有体悟。想道:“只要能制敌机先,无论是何等平凡无奇的招式,都能成为天下最为强劲的绝招。看来宁不凡真是天才,若非如此,他凭什么以最寻常的招式破解人家最繁复的剑法?”

    宁不凡的剑上并没有丝毫真气内力,只是寻常的一口利刃,但凌昭的剑上却满是阴劲寒气,出招时更是以快取胜。凌昭剑招华丽,威力奇大,有如山珍海味的滋味,端的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但宁不凡的剑招却如青菜豆腐一般,平淡无奇,毫无可取之处,一不需内力,二不需轻功,只是把手上长剑缓缓一举,随意刺出,这种剑法便连三岁孩也会,可是两种剑法相较,居然是宁不凡胜过凌昭,这中间差异所在,便是“天才”二字。

    这等剑法之妙,已入“天道”,自是天才之所为。凌昭费心尽力,以人力弥补剑法的不足,便能练到绝顶之境,至多也只能称的上“人间之道”、“人定胜天”了。

    卢云见凌昭低头不语,昆仑门下目中含泪,心中隐隐有着一丝同情。想道:“其实这剑神当真不容易了,一柄长剑能使到这等鬼斧神工,天下间恐怕没几个人办得到。可怜他练到这个地步,却抵挡不了宁不凡的随手一刺,这要他情何以堪。”

    宁不凡见凌昭满面痛楚,垂首无言,便微笑道:“掌门,我们不必再比了吧?”他转头看向厅上众人,问道:“还有哪位要来赐教?”

    忽听一人森然道:“转过身来,我们还没比完。”这声音冷傲高峻,正是凌昭所发。只见他双目生出无限凶光,好似要把敌手吞噬一般。

    众人心中都想:“他法宝出尽,人家却连一步都没动,他还想比什么?”先前宁不凡不曾移动一步,便把剑神击溃,两者孰高孰下,已是一目了然,不知凌昭还想挣扎什么。只是众宾客碍在昆仑山人多势众,都不敢出言讥嘲。

    宁不凡皱眉道:“阁下还要打么?”

    凌昭却不打话,霎时深深吸了一口真气,只见剑上顿生一股青芒,那青芒不断上涨,一尺、两尺、三尺,慢慢地竟如同一只巨大火炬一般,精光耀目,此时日已西沉,大殿中夜色弥漫,那青芒灿烂耀眼,只逼得众人连眼睛都睁不开了。

    宁不凡颔首道:“好厉害的剑芒!宁某生平仅见。”

    凌昭仰天傲视,昂然道:“我之所以自称剑神,意即在此,请宁掌门赐教吧!”他口中话,那剑芒却丝毫不弱,反而更见光彩夺目。

    何谓剑芒?这剑芒自古便是剑客追求的最高境界,乃是剑士以深厚内力逼出剑上的磷粉,使之在空气中燃烧,望之如同火炬,故以谓之“芒”。以此无形剑气所凝聚而成的光芒,非但能断铁裂金,无坚不摧,尚且有无数巧妙变化。若有人以此横行天下,任你带着名剑宝刀,也无法抵挡正面一击。

    众人见了如此雄浑的剑芒,纷纷赞叹,老一辈的剑客多闻剑芒大名,却不曾亲眼目睹,只因这剑芒使动起来极耗内力,江湖上练成的直是少之又少,寻常好手只要能运出半尺剑芒,且撑上一口呼吸,便足以傲视江湖了,眼见凌昭的内力直如无止无尽,剑芒非只长达三尺,尚且精光炯炯,绝不缓歇,真可谓震古铄今了。得见天地奇观,不少剑客竟尔潸然泪下,只觉不虚此生。杨肃观等人想起灵定便是败在“剑芒”之下,更感肃然。

    方子敬虽然看不起凌昭的为人,此时见了这等绝学,心下却也暗暗敬佩,想道:“这剑芒如此难使,凌昭定是练过什么神奇法门,否则决计无法支撑这般久。”

    方子敬却不知道,这“剑芒”正是凌昭自古墓中挖出来的绝学,若非前人智慧所积,凌昭内力再强,也不能使得这般惊天动地。

    凌昭手腕轻抖,剑芒闪过,迳自朝宁不凡颈上掠去,以圣僧灵定的金刚不坏体,尚且不能与挡这剑芒的一击,这剑芒若要在宁不凡喉头上一划,那可是断颈斩首的惨祸,宁不凡心下一凛,随即低下头去,那剑芒便往他身后切去,霎时斩断一只木柱。厅上众人惊叫一声,纷纷闪避。

    三尺剑芒,加上五尺剑身,威力所及,天地无物可挡。此时凌昭仗着剑上无形青芒,远远朝宁不凡进击,两人相隔极远,凌昭可凭无形剑气杀人,但宁不凡却无法举剑反击,已是大落下风。

    木屑纷飞之中,剑芒一闪,又朝宁不凡背后削下,凌昭厉声道:“与我剑神相斗,不容你站立不动!”

    宁不凡嘿地一声,当下只有让开一步,只听轰地一声大响,地下竟已给凌昭的剑芒劈出一道深沟,这地板乃是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