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助汉则楚亡(第7/9页)英雄志
孤儿。”着又往秦仲海看了一眼,那眼神满是怜悯同情。
秦仲海与他目光相接,霎时心中一酸,泪水几欲洒落,他生性洒脱,从到大没哭过几次,此时泪水满盈,却连自己都不明白为何哀伤。他急急以衣袖遮面,就怕给刘敬见了笑话。
刘敬殊无取笑之意,他叹了一声,转过话头,又道:“城内军马杀人满门,城外大军却要给人屠杀。当时也先已至城外百里,情势危急,景泰皇帝亲自领军接战,双方大杀一阵,胜负虽分难解之际,阵前却出现了一人,此人好生了得,化千戈为玉帛,居然动了也先可汗,让他不待胜负分出,便自行率军离去。”
秦仲海抹去泪水,神色已然宁定,他知道当年双方决战,江充曾在阵前出现,当下清了清嗓子,道:“此事有些悬疑,据侯爷,江充给也先可汗在天山抓住,便一路押解回国的。”刘敬嘿嘿一笑,道:“这是王宁、梁知义这帮读书人查出来的吧?”
秦仲海点头道:“公公的不错,此事正是梁知府、王御史他们查出来的。只是他两人一得消息,不久便已陨命。”刘敬摇头叹息道:“好人不长命,蠢人兢投胎。又好又蠢的,更要天生给人当箭靶,唉……这帮书生只知气节义理,却没半点手段,没给五马分尸,凌迟处死,已算是好运了……”言下所指,自是感慨王宁、梁知义这帮孤臣的下梢了。
秦仲海嘿嘿一笑,道:“好人不长命,蠢人下场惨,那又坏又聪颖的呢?”
刘敬哈哈一笑,自嘲道:“那便是老朽与江充这等人了。看他江充年过半百,咱家也有七十好几,数十年来好鱼好肉,日子快活得很,将军这不是明知故问么?”
秦仲海纵声长笑,道:“难得有人自承奸恶,真是大大的不容易啊!”
刘敬听了嘲讽,却也不生气,只淡淡一笑,道:“咱们正事要紧,别损我这老头了。”他苦笑一阵,又道:“只是王宁那帮读书人虽笨,却也不算白死,他们查得不错,江充甫一回京,也先可汗便自行退兵,此间定然有诈,只是当时朝廷甫脱大难,众人庆幸生还之余,哪有余力查访内情?当时先皇下落下明,泯王与太后心中挂念,便明大臣四下寻访,却始终找之不着,过了不久,眼见先皇实在踪影失,泯王爷只好以监国皇储之名正式登基,接任皇位。”秦仲海哼了一声,道:“你们这帮大臣便这么敷衍了事,真是世态炎凉。”
刘敬道:“国家不可一日无君,泯王爷拖了一阵才接位,已算不容易了。只是到接位一事,你家侯爷也算立过大功,念在他这份拥戴功劳上,朝廷日后才有了三分局面。”
秦仲海沉吟片刻,道:“那秦霸先呢?他那时究竟在做什么?为何不回朝廷替自己分辩?”
刘敬摇了摇头,道:“据也先围城之时,他还有意杀回京城,替国家解围,但后来他听家惨死,便杀向关内,起兵作乱起来。”
秦仲海听了内情,皱眉便问:“这秦霸先到底是何来历?”他曾听韦子壮过这人出身武
当,但除此之外,却是一无所知,此时便出言相询,也好多探听一些事迹。
刘敬目中闪过一丝忧伤,道:“秦霸先,原名秦策,官拜征西大都督,爵赐武德侯,霸先是他的号。当年他与你家侯爷并称双雄,北昂天,西霸先,乃是武英朝廷的两大支柱。”
耳听柳昂天与天下第一大反贼并列,秦仲海一时心中百味杂陈,不知该些什么。
刘敬叹了一声,又道:“当年秦家满门抄斩,天下无人能救,秦霸先自是大怒欲征,他率军打破五门关,一路杀向关内,两边激战数百回合,朝廷节节败退,一路退到了虎牢关,此关坐拥天险,守将也非易与之辈,秦霸先纵然武勇,一时间却也打不入关中。眼看是个僵局,秦霸先索性立马怒苍,广招天下勇士,从此双方便开始十数年的对峙,中问打了又谈,谈了又打,皇帝每次派使臣过去安抚,都被秦霸先乱棒打回,始终是个僵局。”
秦仲海在文渊阁见到这人的姓名时,恨自己生得太晚,不能与他一决雌雄,但连着几番事情下来,对此人又是同情,又是恐惧。他伸手抓起茶杯,呼噜噜地喝个精光。
刘敬替他斟上了茶,又道:“秦霸先造反,等于默认他谋害皇帝。当年他起兵造反,天下都曰该死,我也是其中之一,只是朝廷名将虽多,却无人能出其右,你家侯爷一来需驻防北疆,二来朝廷知道他们俩家有旧,就怕他二人联手作乱,始终不敢把柳昂天召回。直到景泰十四年……”
秦仲海跳了起来,惊道:“景泰十四年?”刘敬奇道:“怎么了?”随即意会,道:“文渊阁遗失的奏章,都是这一年份的文物,是不是?”秦仲海点了点头,道:“正是如此。”
刘敬闻言,忽然哈哈大笑,道:“好家伙,连你也后悔了么?哈哈!哈哈!”此时天色早已大明,刘敬转头望着窗外,晨光暖和,映在他的老脸上,望之皱纹深刻,更显出智慧来。秦仲海不知刘敬在些什么,自是不敢接口,只静听他话。
刘敬凝视晨上湖烟,悠悠地道:“景泰十四年,那年怒苍山一伙力反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