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怒峰顶上(第10/11页)英雄志


    众人找到了情由,无不松了口气,贴木儿灭里则是默默无言,他回过头去,只见“杨无敌”的像高坐法坛,容情庄重,好似在请他帮忙修缮。灭里静静把手一抛,那破瓦便稳稳落回了屋顶上。也算一行人在此暂宿的回报。

    瓦片飞上了屋顶,无声无息,贴木儿灭里转过了身,正要开口话,忽然间,又是一片破瓦坠落下来,在灭里的背后打了个粉碎。

    又来了?众武士大吃一惊,看方?(总)各人查得明白。庙里庙外也无人也无鬼,无风也无雨,可破瓦怎么又坠落了下来?莫非是“杨无敌”真身现圣不成?

    大殿内外,一片惊疑,灭里霍地抬起头来,道:“大家听令,坐上骆驼。”

    众武士愕然道:“要……要走了么?”灭里没有回话,只把双手一拍,但厅庙门外哗地大响,黑暗里站起了百来只明驼,号令已下,众武士不敢多问,只得收拾行囊,整装待发。

    灭里走到了众人面前,道:“听好了。你们现下速向北方出发,无论路上遭遇了什么事情,你们都不得停下。”众武士愕然道:“将军,你……你不跟我们走么?”

    灭里摇头道:“从这里开始,我必须单独一人行走。你们记好了,到了北京后,千万不要进城,也别在城郊逗留,总之一路向北去到居庸关,留在那里等我号令。”

    众武士愕然到:不能进入北京城?为……为什么?贴木儿灭里道:不必多问。反正你们出发后必得心,不论路上遇见了什么怪事,都不可向背后去看,知道么?

    听得这号令如此之怪,众下属自是满心河道惊疑,只是主上有命,谁敢不从?只得颔首答应了。灭里转过身去,提手一挥,喝道:“出发!”汗国兵马纪律严明,众武士“哒啦”一声喊,霎时提缰绳,名驼与骏马前后奔出,便朝北方急驰而去。

    月圆在天,新雪漫地,属下们都走了,偌大的天地只剩自己一人。帖木儿灭里目视下属离开,便默默打开腰间的竹筒,让蜂鸟回到窝里歇息,随后提起了火把,用力咳了一声。

    空旷的咳声,在殿里来回激荡,四下安安静静,不见外人隐藏。眼见附近没人打扰了。帖木儿灭里忽然露出兴奋之色,登时急急奔回庙中,好似里头有谁在等着他。

    仿佛成了个寻宝少年,灭里吞着唾沫,眼发异光,满面亢奋地走入殿中,猛见“杨无敌”高坐神案,一派威严,只在瞪视自己,灭里不想理会,他到了一处照壁前,慢慢蹲了下来。

    照壁上绘了一幅画,彩釉斑驳,画出了七名少将的形貌,只见他们一字排开,威风凛凛,正是“杨四郎”,“杨五郎”,“杨六郎”等人的英姿,脚边则绘了一群跳梁丑,个个磕头求饶,状极惶恐,正是“潘美”,“潘豹”等害死杨家将的一干奸臣。

    大宋奸臣,大宋良将灭里伸出食指,轻推壁画上的第三批人。这些人和“潘美”一样,也都跪倒在地,乞求杨家将的宽恕,不同的是他们身穿异族服饰,一个个高鼻阔口,浓眉大眼,与鞑靼人相比,他们的鼻梁显得太挺,于突厥人相较,他们的头发却又太黑太亮,那模样活像是鞑靼与突厥的杂种,通称“契丹”。

    灭里流下泪水,它把脸贴在祖先的壁画上,大声哭喊他们的名字。

    没人知道的,灭里不是杂种,它的故乡根不在西域,而是在脚下这片黄土地,来他才是真正的老北京。老过了银川公主,以及汉人历代皇帝。因为他的祖先生于斯,长于斯,他正是天地之间,硕果仅存的最后一位“契丹人”契丹早就亡族了,昔年盛极一时的大辽国,历经女真,蒙古的轮暴蹂躏,如今什么也没剩下来,今夜若非来到杨家村,怕还不会见到当年的世仇“杨无敌”,更不会撞见这处遗迹,来实在可怜,放眼天下,世上唯一还记得“契丹人”的地方,竟然只有这儿了。

    望着“杨无敌”的塑像,世上最后的“契丹人”双肩颤抖,它垂低了脸,不愿让宿敌见到自己的泪水。良久良久,它扶着照壁,勉强让自己起身,正要迈步离开,忽然背后又是当啷一声,一片破瓦摔到了地上,仿佛有人要灭里留步,所以叫住了他。

    帖木儿灭里静静回首,像是要问“杨无敌”有何指教。

    突然间,灭里睁大了眼,只见“杨无敌”的坐像开始摇晃,更多的瓦片坠落下地,好似下雨一般,从灭里的身遭坠落在地上打了个粉碎。

    咚,咚,咚连地都开始摇了,帖木儿灭里双足用力,牢牢钉在地下,一阵天摇地动后,破庙的照壁居然垮了下来,尘埃渐渐落定,露出一个大破洞。

    腰间竹筒有惊吓拍翅声,那只蜂鸟好似感应了什么,竟是大为不安,帖木儿灭里也深深吸了口气,缓步来到破墙旁,眺望洞外景象。

    洞外是一片荒野,来好巧,这人离“野狐岭”很近,恰是大金国灭亡的故战场。

    契丹亡于女真之手,女真有被蒙古所灭,而蒙古却又给汉人踢回了漠北。仿佛轮回报应,屡试不爽。灭里望着远方战场,正怔怔感触间,猛听远方森林传来锐响,大批鸟雀凄声悲鸣,振翅而去。直至此时,灭里才晓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