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口碑血崩(第1/2页)从反派开始的影帝之路

    七月一日,《诛仙》首映。

    华夏史诗级仙侠大作,根据同名《诛仙》改编。

    光是这两个名头,就让人忍不住想去一观。

    诛仙,那是多少人看到的第一本网络。让人忍不住想起十年前上初中的时候,班里的人把厚厚的一本书拆成十份,然后相互传阅的时光。

    于是,有哥们成群结队的买了首映的票,相约一起重温曾经的美好时光;

    有不少男人拉着自己的女朋友来看,兴冲冲的描述七脉会武的场面多么大,青云门作为修仙大派有多么气派。

    门派的人更是仙风道骨,“御剑乘风来,除魔天地间”。

    还有一些人冲着仙侠巨制的名头来,看看华夏仙侠到底是怎样的宏大场面。

    总之,这部电影零点场的时候,座无虚席。

    电影开始后,前十五分钟,有观众觉得不对劲,中间一个小时,观众觉得越发的不对劲,到电影结尾,观众终于意识到:

    这是个什么?

    这讲了什么?

    这简直就是对观众的侮辱!

    于是,就算是凌晨两三点钟,一群激愤的原著党也对这部电影进行了口诛笔伐。

    比如诛仙吧的吧主,愤怒的直接发了一条帖子,不仅大骂这部电影,还号召大家不要去看,并且说道:

    “在这里发帖别让我看到强行洗的,来一个封一个。”

    就是这么暴躁。

    其他观众也是一样。

    他们要看的是仙侠巨制,而不是披着仙侠外衣的爱情片。不,这连爱情片都不算!

    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

    这部电影完全魔改了原著。

    起初在电影开拍前,书粉们还相互号召准备打一场仗,因为这本书有两个女主,碧瑶和陆雪琪。一部分书粉站碧瑶,一部分书粉站陆雪琪。

    他们觉得,这部电影拍出来,两拨人的队伍一定会壮大,必然有一番唇枪舌剑。

    结果看完电影,他们同时觉得被喂了一口屎,于是同仇敌忾,在网上破口大骂,矛头直指向导演和演员。

    一群仙侠的人,七脉会武,比武场面还不如武侠。

    主角张小凡演的就是个废物,完全靠棍子,自己一点魅力没有。

    还有青云门,正派领军人物,被魔教按在地上摩擦。七脉首座,被鬼王一个人吊打。

    最关键的是,这部电影叫《诛仙》,然而电影中连诛仙剑都没有。

    《诛仙》没有诛仙剑。

    真的是,厉害。

    服装更不用提,观众期待的是仙风道骨,飘然出尘的仙侠人物,想看到正统的修仙门派青云门,然而看到的却是丐帮大会。

    再说演员。

    主演就不用提了,自己丝毫本事没有,练了那么多年功力还是0.

    最关键的是碧瑶这个角色,原著中这个角色表面活泼刁蛮,实际上内心感性脆弱,虽然是魔女,但是对主角意外的好,属于古灵精怪的人设。

    但是孟小美完全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层次感。

    这个碧瑶看上去也不像魔教妖女,反而像是一个缺心眼的二傻子........

    还有选角问题,等等。

    有一个知名博主这么评价道:

    “我们每一代人都面临这样一个困境:喜欢的东西永远不被上一代和下一代人理解。”

    “我们追过的五月天,爱看的海贼火影,读过的诛仙悟空,玩过的魔兽刀塔,在上一代和下一代看来都不足道也。”

    “本来电影是足以打破这种年代壁的,可以向大家证明,让我们热泪盈眶的那些东西,是有价值的。我们的青春,并不廉价。”

    “但质量如此下乘的《诛仙》,真的不配代表任何人的青春,只会让我们蒙羞。”

    “这不算《诛仙》,但它是《诛仙》,所以我无法原谅。”

    “我只是可惜,所有情怀,都难逃被作为生意的命运。”

    观众很激愤,《诛仙》原著讲的是人物与命运的抗争,主旨是人的命运应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正邪无界,一切皆由自己选择。

    但是电影却不是这样。

    如果抛开原著,这部电影口碑也不会如此。虽然质量一般,但毕竟是大投资,还看得过去。

    它错就错在,打着《诛仙》的旗号,讲着“圈钱”的故事。

    诛仙首映第一天,因为预售和宣传的关系,票房破了亿,评分是8.0分,这个成绩还算不错。

    但是接下来,票房和口碑双双血崩。

    评分一路下滑,直奔着4分去的,这还是导演及时雇佣了一批水军,才勉强止住下滑的趋势。

    但随后的成绩依然很差。

    导演懵了、投资方懵了,主演袁佳明也懵了。

    导演朱赤开始在资本面前帅锅,说因为主演名头不行,所以票房才这么惨。

    实际上,电影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