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左骁卫(第2/3页)烽火迷途

三个蛮子骑兵!”

    “呵呵……”

    李汗青笑得有些尴尬,“都是侥幸,侥幸而已……”

    这是心里话,真正被他干掉的蛮子骑兵只有一个半。

    “大哥不必谦虚!”

    薛亢显然觉得李汗青是在谦虚,神色一肃就打断了李汗青,“上了战场生死全凭本事,如果硬要说侥幸,那么,侥幸也是一种本事,要不然,别人怎么就没有一侥幸就干掉十二个蛮子骑兵呢?”

    “呃……”

    李汗青一怔,这话还真无法反驳。

    “大哥,”

    见李汗青没有反驳,薛亢就更来精神了,“你这么有本事,怎么连一副甲胄都没有混上呢?”

    李汗青听得心中一紧,正在想该如何对答才能不露破绽,却听薛亢声音一扬,“依我看,就是你原来的上官有眼不识真豪杰!不过,你放心,既然校尉大人将你要到了我们左骁卫,那就一定不会埋没了你!”

    “可是……”

    李汗心中一松,随即不着痕迹地移开了话题,“校尉大人为什么要让你带我去找罗罡?”

    “唉……”

    薛刚突然神色一黯,“前天,罗都头带着兄弟们巡视补给线时遭到了蛮子骑兵的伏击,折损了不少兄弟,现在正缺人手呢!”

    “哦,”

    李汗青恍然。

    “狗日的蛮子骑兵!”

    薛刚愤愤地骂了一句,“那就是一群草原狼,狡猾、凶狠,防又防不住,追又追不上,要真被他们咬上一口就得掉块肉啊!”

    李汗青只是默默地听着,心中却在分析着这些话里的信息:左骁卫的编制大概是百来号人一都,由都头统辖;所谓的蛮子骑兵大概是胡人的武装,他们正在破坏己方的补给线!

    “狗日的,”

    薛亢继续抱怨着,“要是真刀真枪地干上倒也好!可是,他们偏偏喜欢偷袭我们的辎重队……让人头疼得很!”

    “那……”

    李汗青试探着问了一句,“为什么不增加辎重队的兵力?”

    “怎么增加?”

    薛亢摇头苦笑,“战线拉得太长了,后方的补给已经有些不济,而前线的补给还得按时送去……光我们左军的三路前锋就有十多万将士,每天都要十几支辎重队押送物资过去,哪来看顾得过来?再说了,蛮子骑兵神出鬼没,来去如风,时分时合,要给每支辎重队增加多少兵力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薛亢年纪不大,说起这些事来却头头是道,想来并也不是普通人家的子弟,至少读过些书。

    李汗青却听得神色凝重。

    看样子,己方是客场作战,而且已经陷入了疲于应付的窘境……前景堪忧啊!

    “这不,”

    薛亢强自一振精神,“大将军只得把我们左骁卫五千骑兵都调到了木犁城来,专门负责巡视补给线,围剿潜入到补给线附近的蛮子骑兵……狗日的,总有一天要让他们尝尝我大黎骑兵的厉害!”

    “对!”

    李汗青连忙附和,“再狡猾凶残的草原狼也斗不过猎人!”

    “说得好!”

    薛亢赞了一声,意气风发,“皇帝陛下亲率我大黎雄师百万出征,不过三个月便已向草原腹地推进了一千二百里,兵锋所指,蛮子可汗望风而逃,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大黎雄师就能将旗帜插遍漠北草原了!”

    说罢,薛亢一夹马腹便冲了出去,意气风发,“我辈男儿真豪杰,功名只向马上取,披金甲、擎宝刀,纵马驰骋在疆场……”

    呃……倒是个热血男儿呢!

    李汗青一怔,暗自摇了摇头,一夹马腹跟了上去。

    他也曾年少过、热血过,只不那热血早已被似水的流年冲刷得冰凉了,此刻,他更像个冷眼旁观者。

    在李汗青了解的历史中,不乏御驾亲征的帝王,却罕有能大获全胜者,所以,对于这场战争,他的看法并不如年少热血的薛亢那般乐观。

    可是,不管他如何看待这场战争,他现在都只是个无关大局的小兵,能做的无非就是先当好这个小兵!

    纵马紧随薛亢,一路又奔出三五十里,隐隐便有一座城池印入了李汗青的眼帘。

    “啪哒……啪哒……”

    胯下马儿铁蹄翻飞,城池慢慢变得清晰:栅栏为墙,自然不高,目光越过墙头隐约可见顶顶白色的帐篷,恰似朵朵蘑菇……想来这就是薛亢口中的“木犁城”了!

    北蛮以游牧为生,逐水草而生,所以茫茫漠北草原少有城池,这座“木犁城”也是大黎军队在此搭建,名曰“城”,其实就是一座物资中转站。

    当然,李汗青对此并不了解,虽然有很多疑问,却一句也不能问。

    毕竟,他冒充的是那支辎重队的幸存者,按理,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到木犁城了。

    李汗青不能问,薛亢自然也不会主动介绍什么,直接就带他进了城,直奔左骁卫第三团的驻地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