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一路向南(下)(第2/3页)烽火迷途

不小。

    “大人,”

    姚兴霸径直走到姚仲义面前,一躬身,“李汗青来了!”

    “大人!”

    李汗青连忙上前,冲姚仲义抱拳一礼,神色肃然,“您有何吩咐?”

    “呵呵……”

    姚仲义苍白的脸庞上泛起了一丝笑意,“汗青不用拘谨,坐!”

    “这里来!”

    闻言,坐在姚仲义右侧的陆沉连忙又往右边让了让,笑着示意李汗青坐到他和姚仲义中间去,“今日,我们在短短四个时辰里便赶了将近百里……汗青,你功不可没啊!”

    “不敢,不敢……大人过奖了!”

    李汗青连忙陪笑,“都是兄弟们平日训练有素,意志坚韧……”

    “汗青呐,”

    李汗青话音未落,坐在姚仲义左侧的张文彬便轻声地打断了他,“你什么时候也把那酸腐文人的德行学了来?须知,敢作敢当才是我大黎军人的风范!”

    “呃……”

    李汗青一滞,只觉有些耳热,连忙冲张文彬一抱拳,神色肃然,“多谢……大人教诲!”

    说罢,李汗青便走到陆沉和姚仲义之间坐了下来,神色坦然。

    低眉顺眼本就不是他李汗青的做派,要不然,他就不会辞职去做旅游博主了。

    原本想着小心应付一段时日,等回了中原就逃离军队,寻个景美人美酒菜美的地方隐姓埋名,过自己的逍遥日子去。

    可是,事到如今,想要全身而退已经不大可能了……

    既然如此,那就干脆坦然些吧!

    “这就对了嘛!”

    见状,张文彬露出了笑容,面有赞赏之色,“宠辱不惊、笑骂皆坦然受之,这才是我辈军人之风!”

    说着,张文彬顿了顿,话锋一转,“如今,我军距离镇北关尚有将近八百里地,若按目前的速度,至少还需十日,只怕……北蛮人不会给我们这么多时间啊!”

    龟儿的,来了!

    闻言,李汗青就是心中一紧。

    “是啊!”

    果然,张文彬话音刚落,姚仲义便轻轻地点了点头,神色凝重地望向了李汗青,“汗青,以你之见,我军的行进速度还有提高的余地吗?”

    提高的余地肯定是有的,关键是能提高多少?又该如何提高才合理,才能让众将士欣然接受?

    “嗯……”

    李汗青沉吟起来,“卑下也跟着兄弟们跑了一天……个人觉得,这样的速度已经接近极限了,毕竟……兄弟们还需保存体力以防北蛮人突然追至……”

    说着,李汗青顿了顿,“如果再提高……只怕兄弟们撑不了两天便会透支体力!”

    “哦?”

    闻言,姚仲义却皱了皱眉头,“那么……假设北蛮人在两三日内或者更长的时间内不会追上来呢?”

    “这个……”

    李汗青一怔,稍一犹豫,咬了咬牙,“那就让兄弟们解下佩刀脱下甲胄……全速前进!”

    大黎将士皆身着铁甲铁胄,根据官阶不同,总重在十五到二十五公斤之间,这是大黎国力强盛的表现,但对于急行军的将士尤其是步军来说,这甲胄就成了一种负担。

    既然姚仲义都说得这么明显了,李汗青自然不能再装傻,只得给出了这个或许姚仲义早就已经想到了的建议——丢盔弃甲全力跑路!

    “嗯,”

    果然,姚仲义神色一松,轻轻地点了点头,“那……此事就交予汗青去办了!”

    “是!”

    李汗青暗暗叫苦,却也只得咬牙应了,“请大人放心!”

    李汗青很清楚这个潜规则——有些事,上位者不能自己去做,做了就会落人口实,就会有失体面,所以,他们会需要自己这样的下属。

    罢了,反正老子就是个小兵,没那么多顾忌!

    “肉好了!”

    李汗青话音刚落,一旁的陆沉就笑呵呵地站起身来,拿起了面前铁锅里的大马勺,“兄弟们,开饭……”

    叉了两块马肉,李汗青吃得味同嚼蜡,匆匆吃完就起身离开了。

    “汗青,”

    刚走出不远,陆沉却追了上来,轻轻地拍了拍李汗青的肩膀,神色落寞,“你也别怪大人心急……如此天寒地冻,拖得越久,病倒的兄弟就会越多,到时候……所以,趁着士气可用,病倒的兄弟还不多,能多赶些路就多干些吧!”

    说着,陆沉声音一颤,“哪怕……我们最终没能带着兄弟们回到镇北关,至少,能让他们死得离大黎近一些,离家近一些……”

    “嗯,”

    李汗青只觉心中一颤,“卑下明白!”

    想起那些死在北俱城下的兄弟,想起那些死在木犁城外的将士和那些死在那茫茫风雪中的袍泽,李汗青明白了陆沉的想法。

    就算要死,也要死得离大黎近些,死得离家乡近些,死得离父母妻儿近些……

    只是,李汗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