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婚姻大事(下)(第5/6页)新宋

问,连忙敛身道歉,低声道:“奴婢该死,请二位公子恕罪。”

    秦观笑道:“恕罪无妨,不过总得有个缘故。我和段兄听得在理,自然不会怪你。”

    “这……”莺儿迟疑的看了两人一眼,不敢做声。

    段子介笑道:“莺儿姑娘的琴技,也是碧月轩有名的,今日显是有心事,有什么事情不妨出来,不定我们也能帮到你。”

    莺儿叹了口气,回道:“只怕这桩心事,二位公子也帮不了。”

    秦观和段子介对望一眼,更加好奇。秦观心思灵转,想了一下,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取笑道:“难不成我们在石学士的婚事,姑娘心有所感吗?”

    他这句话得莺儿哑然失笑:“奴家哪里敢存那个痴心妄想。二位公子相问,倒也不敢相瞒,奴家这桩心事,是为一个要好的姐妹操的。”

    “要好的姐妹?”

    莺儿苦笑一声,叹道:“来似我们这样的风尘女子,是应当少一点痴心的。不过我这个姐姐,生来高傲,平素便是王孙公子,也未必愿意多瞧几眼,可真要喜欢上了一个人,也就傻得什么都不顾了,也不去论对方身份高贵,并非平常之人,真真如飞蛾扑火一般,到头来只让我们看得心疼。”

    秦观和段子介对望一眼,她这番话虽然没头没脑,但二人却也立时便知道她的正是楚云儿了。京师无人不知碧月轩的楚云姑娘是石红粉中的好友。石的婚事传出来,桑梓儿还是女孩的心思,而且还未必没有希望,家里又是千人哄万人疼,还有一个阿旺专门陪她开解,倒挂不了几分心事。楚云儿却是明知没有希望,但心中却也没办法不去在乎,真正愁肠百转,整个人都消瘦了一圈。她平时和碧月轩的女孩子相处极好,是在姐妹中人缘很好的人,因此这些女孩子看到她这个样子,心里也不是滋味。

    段子介对歌女们的心思也不太了解,虽然他不曾刻意的歧视这些女孩子,但是在他心里,根就没有想过这些歌女们也有自己的爱憎,这是那时候许多男子最常见的心态,因此听莺儿来,一来理解不了,二来也没觉得是个事情。秦观却是心思细腻的人,对女孩子的心事知道得多一点,听到莺儿忍不住在这里打抱不平,他就更可以想见楚云儿的苦楚了。

    这时候他也有点尴尬,须知方才他还在这里和段子介举酒庆祝呢,哪里又知道几家欢乐几家愁,有人却要为此事痛不欲生?当下也只能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这等事情,皆是命里定数,也没有办法强求。姑娘回头好好安慰一下你那位姐姐吧。”

    莺儿听他这么,又敛身一礼,道:“多谢公子关心。”回到座位上,重新调了一下琴弦,起了个调,娇声唱道:“……春风十里柔情,怎奈何、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这是秦观一首新词,当时写来,秦观来也没什么感情,然而此时此刻,见那位莺儿姑娘柳眉微锁,眼中晶莹,却又是另一种感觉了。

    有人为不能嫁给石而伤心,有人为石要结婚了而举杯,也有更多的人为此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但谁也不曾想过,这件事在王家引起了轩然大波。

    不同于王安石的犹豫,王雱对这桩婚事,强烈的反对着。而王旁以及两位叔父王安礼、王安国,却是表示支持。王倩虽然受到宠爱,可悲的却是在这种场合,几乎没有她话的份儿——尽管这涉及到她的终身幸福,而王夫人则是一个标准的家庭主妇,她完无条件的支持丈夫的决定,不愿意在这些事情上让夫君为难。

    王旁因为在家里受的宠爱远不如哥哥王雱,而自己才学也不及王雱,所以一向不敢顶撞王雱,只听到王雱厉声道:“父亲,这种事情,如何做得?你想让妹妹重蹈姐姐的覆辙吗?”

    王安石自顾自的沉吟不语,用手指不断的敲击桌面,显得心里犹豫得厉害。没有一个父亲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幸福,特别王安石这样非常护犊的人。

    王旁心翼翼的轻声道:“大哥,石真的有那么差吗?”

    王雱冷笑道:“你以为他有多好?我知道你们都是贪图他以后的前途无量,妹子有个好依靠。可你们想过没有?石现在就推三阻四,显得很不乐意,妹子过去,能有好日子过吗?再石对新法是什么态度,父亲难道你看不见吗?你让妹子过去何以自处?”

    王旁嘟哝道:“这是皇上钦赐婚事,要推辞也难。况且依我看,妹子和石才学相当,门当户对,如果两家联姻,石能够帮助父亲,大家伙齐心协力,也是一桩美事。”

    “原来你们打的这个主意?”王雱悖然大怒,“咳……咳……”他一时气急攻心,连忙用手绢捂住嘴巴,停了好一会,等气息平静,这才继续道:“我看你们打错主意了,吴充不曾改变主意,石如何能改变主意?父亲决意变法,便肯定会招天下人的责难,只有坚持下去,等到云开雾散,事成功竞,才会得到理解。怎么可以这么天真?”

    “依我看,父亲和石的分歧没有想像的那么大。我读过石的书,父亲要法先王之意,不能拘泥于先王之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