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节(第6/6页)新宋

也会冒着危险向秉常透露一些外间发生的事情——这是梁乙埋最忌讳的事情,秉常对于战局的发展不至于一无所知,是靠了明空大师的忠心。

    而此时,陪伴着秉常从静州返回兴庆府的,也是明空。

    望着远处迎接自己的文武官员,秉常的思绪又回到出发之前。

    “大师,你我果真还有机会亲政么?”瑟瑟秋风,吹得秉常的披风呼呼作响。

    “阿弥陀佛。”明空双眉低垂,合什道:“陛下须按捺得住。”

    “按捺得住?”

    明空微微额首,“便是要耐心。鸟无翼必不能高飞,陛下此时,还有羽翼否?若不能厚培羽翼,亲政又如何,不亲政又如何?”

    “那我回去又有何用?”

    “因为回去就有机会,不回去则一点机会也无。”

    “机会?”

    “如果能达成和议,陛下恭谨的事奉宋朝,借助宋朝的威望来镇伏国内。重用仁多澣,利用仁多澣与梁国相的矛盾,维持朝中的平衡。陛下再施行善政,留意人材,未必不能做个中兴之主。”

    “大师这样的人材,遁迹空门,实是可惜。”

    “阿弥陀佛。”明空的笑容依然是那般和谒,“在空门是修行,在官府能行善政,也是修行。贫僧所信奉者,惟‘慈悲’而已。陛下果真能亲政,还盼不望今日之语,能以慈悲为政。”

    “我不会忘记的。”

    号角与胡笳之声响起,将秉常的思绪拉了回来。

    “臣等恭迎陛下回京。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梁乙埋率领着众文武大臣,向着秉常三呼万岁,大礼参拜。

    “国相与众卿都平身罢。”秉常朗声回了一句。万岁?秉常在心里自嘲着:不知道这“万岁”还能叫上几天?夏国的帝号来就没有被宋辽所承认,眼见着这“夏国王”的尊号,迟早也要识趣地取消吧?

    “谢陛下。”

    秉常中规中矩的被梁乙埋迎接着,返回兴庆府,仿佛他不是从被幽禁的静州回来,而仅仅是出去打了一次猎。

    现在是装聋作哑的时候。

    秉常望着兴庆府那熟悉的城墙,在心里暗暗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