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东风未肯入东门(四)(第6/6页)新宋

然是皇帝英明;若是舆论清议激烈反对,板子自然打到政事堂屁股上。皇帝依然是公正的最高裁决者。

    但吕惠卿自是不惮于替皇帝当挡箭牌的,他反而暗暗庆幸——皇帝如此处分,竟比他想象的还要轻些,这正明他的队站对了,不仅对石有了个交待,亦能在皇帝心目中加分。吕惠卿相信,绝不会有皇帝喜欢一个处处与自己唱反调的宰相的。象当今这样的英主,更加不会喜欢。

    *

    约同一时刻,雍王府。

    “皇兄又病了。”皇帝生病的消息,没能封锁过雍王府。

    “哦?”李昌济吃了一惊,不由追问道:“果真?”

    “千真万确,皇兄在保慈宫晕倒,不过现在已醒了过来。从太医的闪烁其辞中,可知这次病得不轻。”赵颢低声道。这些年他虽然“安安心心”当他的“贤王”,但却并没有白费光阴,禁中的事情,能瞒得过他的,并不多。

    “太子失德,皇帝病倒……”李昌济沉吟着。

    “仙长以为如何?”赵颢笑道,“汴京风云真是瞬息万变,有人以前是两面下注,如今风云一变,便向王这边倒了。”

    “大王的是?”

    “石得一。”赵颢言语中,不由有几分得意,“这个奄竖,鼻子比狗还灵些。”

    “此人举足轻重,大王慎不可轻视。”李昌济对于赵颢的野心,来并不抱多大的希望,但这时竟仿佛得天之助,好消息接踵而来,原来看来遥不可及的东西,突然间竟似乎近在咫尺了。

    “王理会得。”赵颢自然也知道石得一的力量足可倚重,“只是太子失德这件事,要不要现在散播出去?”

    “再等一等。”李昌济摇头道,“要等个好时机。”

    “但六哥马上便要出阁读书了,这个十九娘……”赵颢对于柔嘉的建议,实在耿耿,就因为柔嘉几句话,一件完美的大好事,变得好坏夹半起来。

    “这也不是坏事。”李昌济笑道,“关键还是要看师傅是谁。”

    赵颢一时没有明白李昌济的意思。

    “以太子的这种性格,大王只要设法推荐几个学问出众、名望过人,却又迂腐刚正的儒士做师傅,然后悄悄令这些儒士知道太子今日之所作所为。用不了多久,师生之间,必然难以相容。只要太子厌学,讨厌儒士,让这些夫子对太子感到失望。到时候再将这些事情散播出来,一并大肆宣扬今日失德之事……”

    “妙策!”赵颢不由击掌赞道,“今日之失德,还可谓不教之过。若这般师生相看两厌,则是朽木不雕也。”

    “要紧是要找几个好师傅。”李昌济笑道。

    “此事不难。”赵颢不假思索地道:“桑充国、程颐,皆是天造地设之选。”罢,发觉得李昌济此策之妙,不由又笑着赞道:“仙长真奇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