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三朝元老心方壮(一之上)(第4/4页)新宋
愿意听到太子的坏话,相反,凡是有关太子的好话,哪怕再不可信,对百姓而言,亦是一种安慰,他们更愿意相信。
“所以,曹家舍人这个时机是选得极巧妙的。而且机缘巧合,今日又有太后在朝会上出示佛经,如此一来,太子在民间的声誉就更好了。我要是曹友闻,便要抓住一个“孝”字做文章――须知那寻常百姓,是不太在乎太子是不是聪明的,却会很在意太子是否孝顺。你去问问市井百姓,他们都会百善孝为先,一个孝顺的官家,再坏也坏不到那里去。所以历朝历代,都要以孝治天下。便是这个道理。”
到这里,潘照临心里实是更加失望,但嘴上却笑道:“有了这曹友闻与太后的‘里应外合’,太子便可安枕无忧了。雍王党羽以前还可太子失德,如今却连这口实也没了。如今他们能做的文章,可就只有太子的年纪了。”
陈良也不由笑道:“形势已变,便是愚顽,也当知道要收手了。”他望着石,正欲借机推荐曹友闻,却又听石不动声色地问道:“前几日听章子厚,汴京如今到处都在传,三佛齐要叛乱。这事只怕也是那曹友闻的主意吧?”
陈良一惊,连忙道:“此事学生却不知道。听是几个南海海商传出的消息。”
石轻轻哼了一声,道:“此事文焕也曾提过。但我问段子介,段子介薛奕已知此事,以为不可信。子柔去过南海,以为如何?”
陈良有心想替曹友闻几句话,但他知道石与潘照临都是极聪明的人,终于还是摇摇头,老实道:“军国之事,实非学生所长。”
石点点头,脸上却看不出是喜是怒。陈良只道又没机会推荐曹友闻了,心里面已打消这念头,却听石道:“若是方便,子柔这几日便请曹友闻来一次,我有事想问问他。”
陈良不由又惊又喜:“相公?”
石知道他之意,道:“曾布、蔡京、李修文一道出了个主意,我想问问曹友闻南海的事。”
石又转向潘照临,笑道:“潜光兄方才一番话,于我亦触动很大。”
“潜光兄方才,百姓知道皇上病危,对未来担忧,茫然之情更多。诚哉斯言!”石叹道:“然百姓有此担忧,是宰相之过。若令百姓有此担忧,皇上若有不讳,亦难安心。我忝居相位,又如何对得起皇上知遇之恩?”
“无论如何,我须对得起百姓,对得起皇上。”石决然道。
潘照临心中一喜,不料却听石又道:“侍剑,你再辛苦一趟,去君实相公府递个札子,明日我亲自去给他拜年。“他不由得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石一心一意想要弥合党争,与司马光、王安石齐心协力应付困境的想法,在潘照临看来,却实是如同一剂毒药。与司马光、王安石斗个你死我活固然没有必要,但如石这样,过分尊重司马光、王安石却也显得太低调了些。尚书右仆射并非是左仆射的下级!但石在这方面,却显得十分坚定,坚定得似乎那是理所当然。